• 418.05 KB
  • 2023-01-16 11:36:14 发布

2018年1月31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含解析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310人口的铳计的判埃高考频度:★★★★☆难易程度:★★★☆☆g典例在经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一3题。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界最大的原因是A.战争B.自然灾害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A.严格控制人口增长B.严禁人口迁出C.提升人口素质D.奖励生育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有利彫响是A.劳动力丰富廉价B.劳动力质量上升C.促进技术创新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参考答案】1.D2.C3.A【详解详析】1.世界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中国采取了计划生育的政策,印度没有相关的人口政策,导致了其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大。读图可知,甲国人口年龄结构中15-64岁人口的比重较高,0—14岁人口比重较小:乙国0—1斗岁人口比重较高。因此甲国为中国,采取了计划生育的政策,毀0—14岁人口比重较小,故D正确。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国应为中国,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中国已经采取了计划牛育的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目前老龄化严重,国家已经调整了计划工育 政策,全面放开“二孩”,并非奖励生育。因此缓解甲国人口问题,应采取提升国民素质的措施。故C正确。2.读图可知,乙国人口年龄构成以青年为主,劳动力丰富,具有成本优势,故A正确。根据图屮人口年龄构成,可以判断乙国人口继续增长,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数量会上升,由于劳动力多,会导致质暈下降,故B错误;乙国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产业将继续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故C、D错误。解题必备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h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仙纽(岁)□1982年口21X)9仔諾"2・」1~I.11—,111、乂7trc込;4hi1412in»64200246«ID山总人门比皿(%)图1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图2某地2000年和2010年人II白01020>05I>4D祁20|l>a人n熒.「半w.图31950〜2010年世界及人口年龄构成图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一低一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对应“低一低一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①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髙一高一低”型高一低一髙”型-“低一低一低”型转变。②特殊变化年桥州成(%)K0"(%)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1)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甲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如乙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 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2)从图中还能判断出不同年份人口构成的变化。如图2,从2000年到2010年该地0〜14岁人口比重减少,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多。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方法A【1!■:年半均人4020n5040XI2D|OD人门妊匚人II死广卒可平均人IHl然巾长举楫■»)(I1(12D304(>5D年5(J40?o201«a人门:|:$帕-!■!(1)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上左图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I、II、III、IV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可以先作出一条对角线(上右图),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数值,由此得出图中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髙依次是:II、I、IV、III。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上右图I处的虚线,由此可知I点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0o(2)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及其变化特点。从图3中可以判读出世界、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1.018001850―年:I出生率死r:率•"■■■……:-③药鑒n:魁4・曲线图的判读④找算点、分阶段;■:.比率/%:5.0:4.0 :3.0②读数值.看水平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0%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读图完成1—3题。1.2000—2000年%】仆年A.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持续较低B.放开二胎C.人口迁入D.城市化水平提高2.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B.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在2016年1月1日正式结束,开始全面实行二孩政策。截至2015年底,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比重17.8%,15—64岁(劳动力)比重为71%,65岁以上比重为11.2%o据此完成4一6题。0_14岁(%)2.上图中各点能正确表示2015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的是A.①B.②C.③D.④3.安徽长期的一胎政策A.加速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型B.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C.提高了少儿抚养比重D.使得人口总数不断减少4.安徽省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最先影响劳动力人口的A.性别构成B.职业构成C.素质高低D.年龄结构:参考答案【答案】1.D2.A3.A【解析】1•读團可知,我国2010年人口老龄化程2000年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东部上升明显,西部地区上升不明显,东西差异扩犬,北部地区升高,南方地区略有下降,故选D。2•读團可知,东北地区在该时间段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升高,人口迁入,会导致老龄化程度降低,C错。放幵二胎,出生率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会降低,E错。出生率降低,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A对。城市3.读图可知,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是由于大量外来年轻劳动力迁入 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降低,青壮年的社会负担减轻,B错。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升幅降 低,A对。人口老龄化升高,会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而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C错。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错。故选A。【答案】4.A5.A6.B【解析】4.根据材料,到2015年底,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比重17.8%,15-64岁(劳动力)比重为71%,65岁以上比重为□・2%。根据三角坐标图,图屮各点能正确表示2015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的是①,A对。②劳动力人口约25%,B错。③0—14岁人口约55%,C错。④0—14岁人口约30%,D错。5.安徽长期的一胎政策,加速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型,A对。0—14岁人口比重减少,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B错。降低了少儿抚养比重,C错。人口白然增反率大于0,人口总数继续增长,D错°6.安徽省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人口出生率增加,儿童比重增加,促使相关产业发展,最先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B对。新增人口不能影响劳动力性别构成,A错。不能很快影响素质高低,C错。不能改变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D错。 纟学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