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54 KB
- 2023-01-16 11:35:4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背景说明:《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统计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作出预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8分钟)1、观看紫鹊界梯田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么美丽的梯田吗?你们知道“梯田王国”是哪里吗?对了,这就是位于我们新化县水车镇的“梯田王国”——紫鹊界梯田,自从咱们新化县委对紫鹊界梯田进行开发宣传之后,全国各地的游人纷纷来到我们新化,来到紫鹊界梯田,来领略这神奇的“梯田王国”。7
2、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这几年参观游览紫鹊界梯田人数的情况,课前我收集了近几年来游览紫鹊界的人数,并把它制成了这样一张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游览紫鹊界人数统计表2014年4月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人数(万人)1812243232485466出示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你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学生动笔计算、回答)3、挑战下自己,能不能不通过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直观地看出2011年到2012年人数增加最快呢?(引出折线统计图。)我在紫鹊界风景区管理处发现了他们用这些数据制成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1)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紫鹊界风景区游览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2)每年的游览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谁来指着说一说。(3)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游览人数的?7
(课件强调点并板书:点:数量多少)2、深入探究。思考:目前这幅统计图也只是反映出了统计表里的信息,还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不计算,能直观看出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游览人数增加最快吗?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问:有答案了?说一说你的答案和理由。(预设:数格子,线)引导:想到了生活中的爬山,当你风尘仆仆来到山脚下,抬头一看,这座山又高又()咱们用陡来看看10年到11年的这段线。板:陡——变化快问:这些线除了陡的,还有什么样的?预设:平的问:哪里有平的?09年到10年的。问:平的又代表什么呢?板书:平——没变化问:陡的有、平的有,还有吗?缓的(08到09)问:缓的又代表什么呢?板书:缓——变化小。小结:现在你们要知道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游览人数增加最快,还需要计算吗?(3)借助这幅统计图,体会一下这几年游览人数整体变化情况。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眯起眼睛看整条线段,感受整体趋势。课件演示整体上升的过程。你是通过什么看出上升趋势的?(板书:线)7
总结:通过折线的起伏,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正是这种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补充板书:数量的增减变化)3、为统计图起名字。你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让学生根据这幅统计图的特点,自由起名。(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4、预测。能不能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来猜想一下,2014年会有多少人来游览?总结:同学们,这只是一种猜测,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来参观,还要到今年底再作一次调查。不过,老师也相信,这么美丽的梯田王国一定会吸引更多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人来到我们新化,来到我们紫鹊界,我们应该为我们美丽的家乡感到无比自豪。5、感知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我们刚才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折线统计图,知道了通过折线统计图上的点能看出数量多少,通过它上面的线我们可以了解数量的增减变化。想想,生活中你还从哪儿见过折线统计图?(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三、实践应用。1、分析折线统计图。7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重点明确:东东什么时候视力最好,什么时候视力最差?东东的视力变化有什么趋势?什么时候下降最快?(2)你有什么感想?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注意科学用眼,保护好我们的心灵窗户,做一个心明眼亮的孩子。2、聪聪、明明两人患病期间体温变化的统计图。7
仔细观察分析这两幅图,(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7你能了解到他们的治疗情况吗?你能当一名小医生给大家详细地说说这两天他俩的治疗情况吗?可以把你的想法先和同桌说一说。四、辨一辨。小华学习了折线统计图,觉得折线统计图有很大的优点,就去文具店作了调查,并绘制了这样一幅统计图。请你认真观察分析这幅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1、让学生体会到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则需要制作条形统计图;若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则可制成折线统计图。2、如果想让这张统计图合理,应该做一些什么修改?(改成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7
1、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条形统计图?(如有时间,则引导学生小结: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则需要制作条形统计图;若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则可制成折线统计图)(如时间不足: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以后要研究的内容,你们刚才的发现已经很了不起了。)五、小结拓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在我国历史上,上古时代已经有统计图理念的身影。《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显示已使用“分组”的观念区分大事、小事,并运用实体的图像表达所观察到的事项。今天我们学习的仅仅是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后我们还会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期待大家在以后的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精彩!也愿大家学习的心情能永远呈上升趋势。六、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线数量的增减变化平——没变化缓——变化小陡——变化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