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3-01-16 11:35: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利通一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认识条形统计图学段第二学段学科数学年级四册别上册单元(章节)第七单元课时第一课时设计者马克平所属单位利通一小滨河校区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1.课时内容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在编排时,就很注意体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例1的编排,让学生把给出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先呈现学生的表示方式:统计表、画圆圈的象形图,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条形图,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2.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重点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通过复旧引新,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统计表。由统计表引出统计图,经过对比感受统计图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学生已有的统计表的学习经验,自主地迁移到统计图中来。教学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教学环境设计1、教室里有黑板、讲台、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等辅助教学的基础设备。2、教室明亮、宽敞、教室后黑板、文化墙设计温馨,适合学生学习。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媒体类型媒体使用方式教学目的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视频播放-激发激发兴趣,引出课题2自录2文本、图片播放-激趣创设情境,引发动机8课件3文本、图片播放-探究启发思维,探究规律6课件
4文本、图片播放-练习归纳总结,复习巩固9课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猜想—结论;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认识条形统计图1、定义:用条形的长短莱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2、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3、组成: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统计表,大家还记得吗?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吗?2.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观察课件播放单式统计表,思考回答问题。观察课件播放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复习了旧,为学习学习条形统计图打下了基础。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整理数据师: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师: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2)表示数据。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观察课件播放回答问题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学生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学生课件出示例题中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数据整理的方法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多种方法整理数据。优化整理数据的方法。
师:我们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表示呢?(3)分析数据。师: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师: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4)小结。师: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师: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用图示来表示。学生小组内交流理解条形统计图定义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组成课件展示两种数据表示的方法课件出示定义课件出示运用多种方法表示出整理好的数据。介绍条形统计图。通过对比初步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小结出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组成、特点。
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思考条形统计图的好处课件出示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对比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三、巩固练习1、书95页做一做。(1)师:请同学们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出数据。(2)师:请同学们根据整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3)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4)师: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条形图。(1)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2)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师:你能解答提出的数学问题?动手操作学生独立填表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解答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课件出示通过多种练习,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会进行条形统计计图的绘制,学会看图回答有关问题。增强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通过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五、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书100页练习十九的1、2题。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反思、总结设计这堂课时我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张单式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复式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中心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解决问题;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教学前我翻阅了第一学段所有有关统计的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放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能做好的事我不必手把手地教,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是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鼓励他。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没有强制学生要怎样去做,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衡。在完成统计表后,提出“你能从这张图上看出什么情况?”,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深度的思考,寻找数学学习的价值。三、尊重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性关怀尊重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整节课,我以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动作、眼神,每一句话。这节课并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后半堂课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反思其原因,只要有:一、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应变能力不够强二、主观情绪较重,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三、语言魅力不够以上是我这次课后的简短反思,当然,这次上课的体会还不止于此,我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课,争取设计出更好的方案。有反思才会有进步。每一次公开教学对我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我会认真反思,会在各位有经验老师的指点下,不断改进教学,不断进步。其他(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文)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