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2023-01-16 11:35:00 发布

2019-2020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2020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1、102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师:预测一下,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与统计有关)师:为什么这样说呀?(屏幕上有一张表格,还有两位同学在统计气温。)师:大家都这样认为吗?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统计有关的内容。继续看大屏幕。(师点击课件)二、新授:1、复习引入课件出示某地xx年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师:这是某地xx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师:谁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师:在条形统计图中,是用什么来表示各月平均气温的。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想一想,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板书:表示数量的多少2、探讨学习第一道例题(1)初识折线统计图师:大家对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示,请看。(课件动态演示直条变成点并连成线的过程)师:这也是一幅统计图,谁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让学生充分想象,给予及时评价。如有学生说出,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想在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呢?预设:生1: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生2: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生3:我想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生4:我想知道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规律。生5: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师: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究,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2)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合作交流等活动,加强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并4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组长注意记录组员的发言,然后派代表汇报。比一比,哪组完成的最好。(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派代表交流)预设: 相同点:它们都有标题,统计图的下边都有月份,左边都有温度,每一格都表示5℃,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而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只有横格,而折线统计图既有横格,又有竖格。师:这些横格,竖格起什么作用呢?如有学生汇报不完整,老师加以引导。师:同学们真棒!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两种统计图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那么,你们认为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折线统计图用线段将各点连了起来,而条形统计图不需要。)师: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通过这张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xx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师: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重要作用,它能通过折线的起伏(教师做手势)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清楚的反映出数据间的增减变化情况。师:正因为折线统计图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同学们想想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学生想到给以评价,(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也带来几幅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想看吗?课件一一展示。(3)信息拓展 师:同学们,邯郸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我们一年四季生活在这里,你知道它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低,哪个月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呢?最高呢/师:结合我们邯郸的气温,你能猜测一下,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温吗?(我猜想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3、探讨学习第二道例题(1)了解公告信息师:是呀,南方地区气温偏高,尤其是7,8月份,降雨量也比较大,容易使河流水位升高,造成洪涝灾害,所以进入雨季,我们要时刻关注降雨和河流水位,作好防汛工作。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某市xx年的一份汛情公告。指名读出公告的名称并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怎样才能更清楚的看出水位的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2)自学例题师:课本第99页,就有一幅描述某地8月1日至8月6日水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与上一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并思考课本100页上面的4道问题。给学生充分的看书时间。(3)汇报交流,师:这两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纵轴上第一格表示31米,而其他每个表示0.2米,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通过观察第一格的弯曲部分及虚线),为什么要隐藏,折叠起来。引导学生回答课后问题师:图中的虚线表示什么?师:警戒水位是什么意思,历史最高水位表示这么,它们在统计图中起到什么作用。 师: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以及时的点拨及评价。让学生预测该地7、8、9日水位变化,及可能发生的状况。播放录象师:你还能想到那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师总结:你看,我们通过对这些统计图的分析和研究,知道了这么多。可见,统计图确实能给我们在分析研究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帮助。同学想不想继续研究呢?三、课堂练习师:好,在我们课本的100页还有一幅某地xx年月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请打开课本看练一练,以4人一小组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并思考还可以发现那些新的问题,组内交流后汇报。学生讨论开始,老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学生分组汇报,引导学生根据了解的信息联系生活实际的经验,谈谈看法。鼓励学生提出的更多的问题。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或看出哪些问题吗?进一步带着问题观察、分析,并且找出其中反映的一些实际情况(降水量过多,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对环境也是不小的危害。要想防止洪涝灾害,我们就要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这样不但水土不会流失,而且树木还能储水,就不怕洪涝的危害了。)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大家还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是吗?这个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家庭作业,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 课件出示:请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能力,选做一题。1、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线统计图》,并把他发到学校的网站上,大家共同交流。2、调查历届奥运会我国代表团获金牌数量,自己试着制成折线统计图。附送:2019-2020年冀教版数学六上《分数和百分数互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比较分数和百分数大小以及总结百分数、分数互化的方法的过程。2.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转化,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百分数和分数的大小。3.感受分数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百分数的转化。教学难点:感受分数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教师提问:什么叫分数?(二)填空1.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苹果。2.小明饲养了3只白兔,5只灰兔,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三)思考师:第2题中的3/5与第1题中的3/4哪个大?师:在以前我们学习了比较分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将学习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出示课题: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二、讲授新课(一)比一比1.课件出示例题。2.让学生读文字和情境图。师:从这个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师:你是怎么比较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3.交流比较的方法。师总结:比较6%和2/25的大小,可以先把2/25化成百分数,再比较大小。也可以把他们都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师:还有其他方法比较6%和2/25的大小吗?(引导学生说出把百分数化成与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师:我们刚才比较了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下,怎样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师生共同总结:(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2)把百分数化成与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3)把分数、百分数都化成小数。(二)试一试1.课件出示试一试(让学生根据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2.交流计算的方法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3.师:我们在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时,要进行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怎样进行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呢?学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化百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三、巩固练习(一)课件出示第1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解答。讨论并交流。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二)课件出示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关注学生是否能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三)课件出示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讨论并交流。师:说说你是怎样把1/3化成百分数的?(四)课件出示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叫一组同学来回答他做的答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