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 KB
  • 2023-01-16 11:37:20 发布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现统计图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折线统计图(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科书第116~118页上的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三第1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做简单分析。2、在观察、对比、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作分析。教具准备 各类统计图表,有关非典的统计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激趣)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03年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非典”疫情,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在抗击“非典”期间,人们非常关注的就是每天新增的“非典”人数。  2、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到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  师: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能很直接地看出“非典”病人数量的哪些变化?  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多,5月3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少。  师:统计表能很快了解到具体数据,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病人数量的多与少。  3、揭示课题。  师:如果要清楚了解“非典”病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来吗?其实整理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板书:折线统计图,并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折线统计图)  二、分析研究,探寻特点  1、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师:仔细观察北京地区2003年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项目?  生1: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上有名称、时间。  生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横向表示日期,纵向表示人数。  师:你从折线统计图中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1:折线统计图上还有许多的小点,这些小点都用折线连起来。  生2: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他们的倾斜程度还不一样。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不但看到折线统计图有点,有折线,还看到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而且它们的倾斜程度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围绕折线统计图中的点、折线上升和下降、折线的倾斜程度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师课件出示)   (1)从图中的各个点,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从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3)从折线倾斜的程度又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名回答。(自学,展示)  生1:图中的第一个点表示的是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后面每个格点上的点,表示的是相应时间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  师:你从哪儿知道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  生1:5月1日的点最高,所以那天新增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的点最低,新增病人的数量就最少。  师:你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  生2: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折线。折线上升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还在增多,折线下降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在减少。  生3:折线上升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速度快;倾斜程度小,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慢。  生4:还有,折线下降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新增“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快;程度小,说明新增“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慢。  师: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呢?  生5: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是从5月1日到5月6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并简单说明一下“非典”病人数量变化的情况吗?根据变化情况,你估计6月份“非典”病人会怎样变化?  (抽生回答,全班进行评价。)  师:正像大家所估计的那样,6月份新增“非典”病人数量越来越少,正是大家的同心协力和正确认识,防治非典,才让新增病人减少。请大家根据刚才交流的信息,独立完成书上第117页(1),(2),(3)题。(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议一议  师:根据刚才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请大家小组讨论,说说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条形统计图比,它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展学)  生1:折线统计图很容易看出事情的变化情况。  生2:它还能够看出一件事情的变化趋势。  师: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相比,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与少,而折线统计图中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以及它们的倾斜程度,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有很多数据的时候,折线统计图更简洁。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1、课堂活动第1题  师: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都有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情况。比如我们城市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大。(老师边说边用手势比划)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书中描述的生活现象。   (1)从春天到秋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  (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  ……  教师逐条出示,学生思考后,进行比划,抽一生边比划边进行解释。  师: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现象有数量的上升或下降的情况?把你想到的比划给同桌看,并解释给同桌听。  2、第2题  (1)出示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评价时,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  (3)结合第3个问题,思考:这些折线统计图有用吗?它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帮助销售经理及时调整进货,可以让消费者把握消费的时机。  四、总结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根据交流情况,师生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五、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