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00 KB
- 2023-01-16 11:36:4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制作统计图表》教学设计长春市东光学校郭鑫卓
《制作统计图表》教学设计长春市东光学校郭鑫卓一、教材、学情分析“扇形统计图”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第21章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学生分析学生已在小学学过了几种统计图,了解这些统计图的特征。学生的能动性较好,能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构思: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工具,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所具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间接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和网络为传递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持。多媒体计算机的友好界面和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构主义理论有了实施的手段,而且推动了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使得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这节课我采用了的构想:从感知→认知→抽象→应用。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二)问题探究:(三)学生分组总结和讲解1.学生利用多媒体总结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和特点。2.学生分组利用多媒体总结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3.学生分组利用多媒体总结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四)课堂练习1.下图是喜欢的球类运动调查的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哪种球类运动最受欢迎?(2)最受欢迎的两种球类运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2.小丽家下个月的开支预算如图所示.如果用于教育的支出是150元,则她家下个月的总支出为()A.625元B.652元C.750元D.800元
(五)课堂测试1.为增强学生体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平均时间不少于1小时.某区为了解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对部分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表(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a、b的值。(2)求表示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为0.5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该区0.8万名学生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达标的约有多少人?2.某学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情况,从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80名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成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图①图②),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图①与图②(2)若该学校八年级共有600名学生,根据统计结果可以估计八年级体育达标优秀的学生共有名.
六、教学反思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为后面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反思这一节课,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一)成功地转换了教师的角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节课里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后,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领悟知识的内涵,放飞自己的思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而我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二)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在课的后面,我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扇形统计图,再次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