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48 KB
- 2023-01-16 11:36:0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产业结构统计图的判读[知识点拨]20406080%第一产业10.92万人(40%)佃第一产业目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图一某地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图1.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图二四地三大产业比重构成图第一步明确图表类型一般的产业结构统计图表均表示三大产业结构。常见的产业结构统计图表有柱状图、饼状图(图一)、平面三角坐标图(图二)、统计表格等。不同的统计图表数据的分析方法不同。从表示的地理要素来说,有三大产业增加值结构图,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图。此外还有农业结构图、工业结构图等形式。第二步:判断产业特点判断产业结构特点的前提是正确读出三大产业的比重。柱状图小柱状的高低、扇形图角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三大产业的比重,平面三角坐标图需要分别读出三个产业的比重进行比较。第三步:判断变化特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是指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变化状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笫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三产业比重很大,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第四步:分析变化原因人口迁移、工业化、城市化、旅游业的发展等都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2.产业结构变化原因及采取措施分析思路(1)根据结构变化推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一般是由于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咼O②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一般是区域工业化高度发展引起的,在此发展
模式下社会经济发展一般不平衡。③第三产业比重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小。该区域一般是城市化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2)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屮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①针对第一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般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工业,当-地工业发展主要考虑资源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发展的加工、物流产业等。②针对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组成,产业类型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在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服务质量。[典题示例]例.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⑴〜⑶题。丁业总产值/亿元400003()()0()20000100000勿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十丁业总产值199019952000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氏图(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D.1990年Z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⑵下列叙述屈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③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④工业比重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③④(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彖是()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蚩民工涌入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D.劳动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解析】1.从图中可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资金密集型转变;第三产业以旅游、商贸、金融等为主;三大产业在不同时期变化速度是不同的。2-外商投资规模小、以低端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是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増长缓慢的主要原因。1.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所以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所以B正确。【答案】1.A2.B3.B[对点练习]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Z比同1的差。下表是长沙市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表。据此完成各题。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年份弟J业増加值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増加值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臺(%)弟—广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偏罔度第二产业躺度第三产业偏离度20019.738.651.751.823.324.9-0.810.661.0820124.356.139.624.433.242.4-0.830.69-0.071.根据信息,可以判定()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2.「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A.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B.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答案】1.C2.B•【解析】1.根据材料中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概念可知,当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时,该产业増加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此时就业比重偏低,说明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当该产业结构偏高度为负值时,该产业増加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说明该产业増加值比重大。2・由表中数据可知,长沙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降低,说明第三产业増加值比重较小,发展较慢;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略有上升且数值较大,说明第二产业即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员值,说明第一产业产值増加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无法推断产值变化;根据表中信息无法推测劳动力状况。【点睛】选择题材料中常常出现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地理新概念,这些概念是不需要学生掌握的,但它能够考查学生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往往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题文)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皿第一产业国第二产业曰第三产业3.从图中可知,该地()A.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B.城市化水平高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D.工业发达4.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答案】1.C4.A【解析】3.对比两團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占一半以上,而产业结构不足四分之一,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说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落后,故本题选C。4.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区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产值比重较低,说明农业落后。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増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併非只増犬第二产业的比重),故本题选A。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來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吋,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吋,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才简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進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严业劳动密集型密集型贵金技术密集型2(X)1-2005-2.350.870^22001-20131.510.66-0,082006-2010-1.102.1S1352011-20130.880.211.315.2001〜2013年,“粤东西北”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6.200P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答案】
1.A
1.B【解析】5・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逐渐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趙势减缓,A对。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犬于b再又小于b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b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趋于平稳,C错。地区三犬产业发展趋势并不同,D错。6.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第二产业产业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生产力水平不断上升,A错。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超前,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滞后,说明产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对。不能表示产业•经济效益持续降低,C错。不能表示三大产业结构所占比重大小,D错。产业同构系数是对产业相似程度的一种测度,指数越低,代表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越小,反之,两区域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下表为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产业同构系数。据此冋答下列各题。2001年广东云南贵四川湖南2006年广东云南贵四川湖南广东10.270.470.760.58广东10.240.450.750.57云南0.2710.890.690.77云南0.2410.790.630.75贵^hl、l0.470.8910.910.94贵^hl、l0.450.7910.900.91四川0.760.690.9110.96四川0.750.630.9010.93湖南0.580.770.940.961湖南0.570.750.910.9317.与广东省存在最强互补关系的省级行政区是A.云南B.贵州C.四川0.湖南8.2001年一2006年,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说明泛珠三角地区A.产业结构趋于一致B.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C.产业分工逐步深化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答案】2.A
1.C
【解析】考查地理图表的判断能力,区域经济联系。3.根据表格分析广东省和云南省的产业同构系数最低,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最小。产业互补关系明显。故选A。8・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从2001-2006,产业同构系数在变小,说明区域产业相似度降低,区域产业分布明显,产业分工逐步深化。故选C。读“资源型城市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完成下面小题。9.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A.①-②B.③-④C.④-⑤10.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①改变生产重心,由资源开采转为深加工③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⑤-⑥②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轻工业④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D.①②③④【答案】1.C2.C【解析】6.根据图示生命周期曲线,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④-⑤,此时,资源型产业牛命周期开始衰退,城市仍处于繁荣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缓资源型城市的衰退,C对。①-②是发展阶段,③-④正进入繁荣阶段,A、B错。⑤-⑥己经进入衰退阶段,D错。7.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改变生产重心,由资源开采转为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①对。
关停资源型产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②错。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对。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④对。C对,A、B、D错。下图为某国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而小题。6.该国()•A.1990年第一产业约占80%B.2000年以第三产业为主C.2010年第二产业比重比1990年减小D.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向合理7.若图屮数码表示2010年该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从地域分布看,产业转移方向合理的是()A.③区到①区B.④区到②区C.⑤区到⑥区D.⑥区到③区【答案】1.D2.D【解析】•□・根据三角坐标,该国19刃年第一产业约占55%,A错。2000年以第二产业为主,占比重最大,B错。2010年比19刃年第二产业比重増犬,C错。1990年〜2010年,第二、三产业比重増犬,产业结构变化趋向合理,D对。12・产业转移是由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区转移。若图中数码表示2010年该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重大,表示经济发达。从地域分布看,产业转移「方向合理的是⑥区到③区,D对。③区不如①区
经济发达,A错。④区比②区发达,⑤区比⑥区发达,B、C错。点睛: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变化趋向合理。产业转移是由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区转移。第三产业占比重大,表示经济发达。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13〜14题。比较劳动生产率匚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I—I第三产业13•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I)第二产业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解析根据概念可知,比较劳动生产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约为0・3,第二产业约为3,第三产业约为lo结合各产业产值比重图推断,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约占一半,第二产业约占1/6,第三产业约占1兀。答案:B14.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A.第一产业-r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一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一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解析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图屮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值最大的是第一、二产业,故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答案:A
卜•图中a、b、c分别代表浙江省1992、2002、2012年的三次产业的构成比重。读图完成15〜16题。%020406080100%第一产业14.对浙江省三次产业构成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比重同步下降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稳步提升C.第二产业就业与产值比重增幅不协调D.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最快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a(1992年)fb(2002年)阶段迅速下降,b(2002年)fc(2012年)下降速度较慢,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这两个阶段中下降幅度较大,因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杲同步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从a-c,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大于20%,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不到20%;从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杲先升后降,两者的増幅明显不协调。答案:C15.浙江省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重点采取的措施是()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B.加大资源密集型工业的投资力度C.加快发展服务业D.消除污染,美化浙江解析分析浙江省三次产业构成可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浙江省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大有潜力可挖,因此今后应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