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00 KB
  • 2023-01-16 11:35:26 发布

2019春沪教版数学四下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word教案1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春沪教版数学四下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word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2.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和预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渗透统计的思想,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2.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1.媒体出示“申奥”短片。他们为什么那么兴奋?(北京成功申办xx年奥运会)这对于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是值得骄傲的事。今天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29天。谢老师收集了中国运动健儿参加历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量,请看统计表。2.出示“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量”统计表。届数232425262728金牌数量(枚)15516162832根据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一张怎样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媒体出示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引入“申奥”短片,是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主,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出发,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3.出示折线统计图谢老师也画了一张统计图,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统计图? 出示课题: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折线统计图。你们想学到哪些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或研究哪些问题呢?板书:结构、特点、作用、画法、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一、探究新知1.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1)相同点:都由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制表日期构成。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横轴表示什么?(届数)纵轴表示什么?(金牌数量)板书: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制表日期(2)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点数量的多少a.你们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每个点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b.点与点之间的折线是怎么连接的?c.折线表示什么?(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板书:折线数量的变化观察这些折线有什么不同?(有些上升、有些下降、有些不变)观察折线有几种不同的变化情况?自学课本P43最后一段。d.请根据折线的升降具体分析这张图的数量变化情况。怎样区分这些折线的变化?(折线越陡,变化越大)板书:陡变化大2.从图上折线发展的趋势,你认为我国在下一届奥运会上可能会得到多少枚金牌呢?说说你的理由。折线统计图还有分析,预测的作用。板书:分析预测 3.小结: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都有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制表日期,但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的变化。通过分析还能进行预测。4.实际生活中,你们还看见过折线统计图吗?【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知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并在比较中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一、巩固练习:1.出示42页主题图: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xx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用哪种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这年上海气温的变化情况呢?2.出示43页小丁丁画的折线统计图,尝试独立思考小兔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交流,汇报。※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xx年3月上海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1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2~3月、3~4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二、拓展练习小组竞赛:每组选一张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内容提一个问题。【这一练习,不但可以通过竞赛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三、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我们课开始提的问题都解决了吗?那我们明天还要继续学习。附送: 2019春沪教版数学四下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word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问题。【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全过程。2.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化。3.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观察思考的过程。2.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化。3.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问题。教学用具准备:教学平台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1.课件出示:P.42页主题图这是一张什么表?xx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统计表。从表格中你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七月份平均温度最高,一、二月份平均温度最低2.有时,我们为了要了解一些情况,就需要作一些统计工作。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到统计一单元进行学习。[说明]:以xx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情况的统计表引入,复习旧知,达到从脑海中提取与本节课相关的认知信息,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1.除了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情况,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清晰地表示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用条形统计图2.我们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方格纸上试者画一画,回忆一下条形统计图。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制作条形统计图(1)确定横轴(统计的项目)、纵轴(统计的数据,确定单元格大小)(2)画条形(条形粗细相等,间隔相等)4.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胖画的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什么来?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值,很直观。5.但是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用什么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呢?(用折线统计图)6.课件出示:P.42/xx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它包括哪些部分?与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相似之处:都有横轴(统计的项目)、纵轴(统计的数据,确定单元格的大小)(课件1演示横、纵轴;课件2演示一格表示1℃)不同之处:先确定点(横轴与纵轴交界处),再连接各点。(课件3演示3月份的平均气温;课件4演示平均气温最高月份。)7.折线统计图中怎样直观地反映出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呢?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8.怎样看?那我们就看一看折线上升、下降的含义。课件演示月与月之间折线上升、下降趋势,得出:折线越陡,变化越大。思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9.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反映了些什么情况?它们之间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多少及变化的趋势。[说明]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充分体验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1.下面哪些问题适合使用折线统计图表示?(1)4月份测量的每个同学的身高。(2)每年4月测量的自己的身高。(3)每天定时测到的气温。(4)同一时刻测到的不同场所的气温。2.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可值得统计的内容?[说明]: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为巩固练习,学生先尝试独立思考,再进行集体交流小结,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错误及时反馈。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明]: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五、作业布置收集一些不同的折线统计图,看看你能知道一些什么信息。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