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50 KB
  • 2023-01-16 11:35:23 发布

第一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武威市民勤县昌宁中学黄廷梅【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处理练习二十六第1、2、3题及有关的练习。【课程标准】:《单式折线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发展统计意识。”【内容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及用途;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上学生易于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统计观念。【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初步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3.学生结合实例,能够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分析,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预测。4.学生通过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取一些数据信息,并能简单读出折线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事实和趋势。【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迁移感知1、课件出示数据: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 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谈话: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问题1: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谈话: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2、课件出示“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折线统计图”(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问题2: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表达了哪些信息呢?(小组合作探究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设计意图:1、学生回顾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阐述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好处,学生汇报,互相评价、补充。2、学生观察对比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初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二、情境延续,读图感悟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2、数据分析。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出示问题:(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2)哪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年参赛的队伍最少?(3)参赛的队伍上升最快的是哪年到哪年?下降得最快呢?(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3、小结并比较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问题三:人们在表示变化情况时,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1、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描述数据的方法等。2、学生通过读图、解决问题,了解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三、结合活动,动手制图谈话: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1、制作统计图。 问题四:你能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出示折线统计图,师生对比条形统计图的画法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并演示。2、方法归纳3、画一画(完成P105做一做)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4、数据分析。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设计意图:1、学生尝试画图,分析、预测数据,独立完成题目。2、学生互评,听取他人回答。四、联系生活,再度感悟1、介绍生活中的折线图。问题五: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其他折线统计图的收集、了解、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认识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一)、课件出示练习题一:填空 1、护士统计一位病危患者一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统计图比较合适。2、爸爸要统计小红每次月考成绩,看看是进步还是后退,应选用()统计图。3、从统计图中容易看出各种数量多少的是()统计图;能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是()统计图。(二)、课件出示练习题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填空。1、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最好选择()统计图。2、要把我国“五岳”主峰的海拔制成统计图,最好制成()统计图。3、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统计图。4、某数学教导主任想了解期中测试各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每班数学老师会制作()统计图。(三)、课件出示练习题三:看图填空(1)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时的气温最高,()时的气温最低。(3)()时到()时气温升得最快。(四)、课件出示练习题四:看图填空如图是小明画的1路公共汽车从广场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1)公共汽车从广场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了___分。(2)在1分内,汽车行驶的速度从0提高到___米/分。(3)从1分到4分内,汽车行驶的速度从___米/分提高到___米/分。(4)从___分到___分,汽车的速度在减小。(5)从___分到___分,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是___米/分。设计意图:1、要求学生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组织全班交流。2、教师讲解,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和不足之处。【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2、你还有哪些困惑?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P108:(第1、2题);2、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我校1-6年级各级学生总人数,并整理相关数据,做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