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0 KB
- 2023-01-16 11:35:1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六、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6.1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教学目标:1.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图,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1.让学生说一说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并引出情境图。 由秋天到处见到菊花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菊花的样子吗?学生可能会说到:●我见过白色的菊花,好多好多的花瓣……●我见过包色的,一棵上面有好几朵花……2.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菊花的样子。欣赏、交流教材上的菊花,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师:同学们打开书,看50页,教材上面也有一些菊花,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说到:●有白色、黄色、紫色的菊花。●菊花的花瓣是一丝一丝卷起来的。●每棵只有一多菊花。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由估计哪种菊花最多,培养估计的习惯,并引出下面的活动。 师:观察这一片菊花,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最多?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教师不做评价,即使意见一致,也不做评价。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数,不遗漏。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让学生经历用已有的经验数菊花的过程,为下面的分类数作铺垫。师:哪种菊花最多?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要做到不重数,不遗漏。学生数,然后指名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数的方法:(1)一种一种地点数;(2)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划掉一盆(做记号)。(3)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圈起来一盆。……根据学生的数法和结果,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如:●第(1)种数法,如果数的结果正确,教师评价:真细心,菊花这么乱放,还能数对;如果学生数的结果不对,教师评价:菊花这么乱放,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就容易数错。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把课本上的问题还原生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师:同学们真不错,这么乱放的菊花还数出了各种菊花的数量,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我很容易就看出哪种菊花最多,或者不用特别记号就能数出每种菊花各有多少盆呢?学生可能会说:(1)把这些菊花按照不同颜色分开,就容易数。(2)把一种颜色的摆一排,一盆对一盆排成一排,一下就看出哪种菊花多了。……
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并特别提出第二种方法最直观。4.利用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利用现代技术活化教材,即使学生初步体验分类的价值,又为下面的涂色活动升成教学素材。师:下面,我们就按同学们的方法把三种颜色的花盆摆成三排。利用课件操作摆成三排。师:观察摆好的菊花,你发现了什么?生1:一下就看出黄色的菊花多。生2:很容易就数出:黄色菊花7盆,白色菊花6盆,紫色菊花5盆。学生可能说出其他发现,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5.提出“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让学生经历用相同颜色的花片表示菊花数量的过程。师:我们利用课件把三种菊花摆成了三排,下面,我们用另外的方法也把菊花摆成三排。请看课件第50页“做一做”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你们知道这个要求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可能会说:(1)一盆菊花用一个涂色正方形表示,有几盆就涂几个正方形。(2)根据左边给出的菊花,是白色菊花,第二排紫色菊花,第三排是黄色菊花。(3)三种颜色菊花要用不同颜色,黄色菊花用黄色,紫色菊花用紫色,白色菊花怎么办?(4)不一定要和菊花涂色相同,只要三种菊花用不同的颜色就行。……师: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做一做”的要求,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本上涂一涂吧!学生涂色,教师巡视指导。6.交流学生不同颜色和涂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验分类整理的过程,感受用图表示事物的直观性。师: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用的颜色和涂的结果?让用不同颜色的同学充分交流,如果出现把左边“菊花图标”也算在内的情况,教师给予指导。师:观察涂完色方块表示菊花数量的图,你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这样表示各种菊花也很清楚,很整齐,一下就能看出哪种多,哪种少。如果学生说出其他想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为学生提供观察象形统计图的机会,认识图中的标本,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师:用把方框涂色的方法,能直观地看到每种菊花的多少,我们教材上还介绍了一种表示东西多少的图。请同学们看课本51页上的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4种树叶、树叶的颜色,也可能说出枫叶或银杏叶。不要求学生说出树叶的名字。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标本最多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在学生讨论:哪种标本最多的活动中,经历读象形统计图、感受统计图的直观性的过程。师:这是一个小朋友制作的树叶标本,观察一下这个图,不用数,你知道哪种树叶最多?哪种最少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1)红色叶子最多,因为它占的格最多。(2)银杏叶子最少,因为它占的格最少。……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要肯定。如果有的学生数出来以后再比,可提醒学生这个问题的要求是“不能数”。3.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叫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这个图有什么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先介绍图的名称,再讨论图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有意学习。师:这种图在数学上叫做象形统计图,同学们看着图,不用数就知道哪种标本最多了。那你发现这个图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说有什么优点呢?学生可能会说:(1)一种树叶占一列格,下面对齐,从下往上摆,不用数只看谁占的格多就知道谁最多。(2)把标本放在方格中能放整齐。(3)直接可以看出每种标本各有几个。
……4.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读象形统计图的机会,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描述数据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师:同学们了解了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大家直接判断出了红色叶子最多,银杏叶子最少。那么看着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如:(1)长型的叶子和三瓣型叶子同样多,各有4个;枫叶有5个,银杏叶有3个。(2)枫叶比银杏叶多2个。……四、统计表1.教师谈话,提出把统计图中每种标本的数量填在表中的要求,给学生独立填表的时间。 让学生经历把象形统计图中表示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的过程,初步感受图和表之间的关系。 师:根据统计图,同学们不但能直观比较出树叶的多少,还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看来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小。现在请同学们把统计图中每种树叶的数量填在课本51页下面的表中。学生自主填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交流学生填表的结果和过程。在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填表过程的基础上,认识统计表。在交流填表的结果和过程的活动中,认识统计表,有利于学生经历统计表的含义。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填的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学生交流各种标本的结果后,重点交流一下填表的过程。如:●我数一数蝴蝶标本有4只,就在表中蝴蝶下面的括号写4,蝉标本有5只,我就……●我先数出蝴蝶标本有4只,就在表中蝴蝶下面的括号写4,枫叶标本和蝴蝶标本同样多,就…………教师肯定学生不同的想法。师:这样的表叫做统计表,它很简单地用数表示每种标本的数量。师: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知道用统计图、统计表都可以表示出每种标本的数量。还知道用涂色的方块也能表示各种东西的数量。下面,请看练一练第1题……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分四步进行。(1)问题(1),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关注学生是怎样数的。 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通过学生数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师: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谁来说一说有哪些图形?生:有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准的数出这些图形各有多少个?用你自己的方法数一数吧。学生数,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表示方式,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表示方法的机会。展示、分享不同的表示方式,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做法?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我是画图表示的,图中有4个就在……●我是涂方格表示……要关注学生涂的数量对不对,在每列方格下面是否画上了相应的图形。(3)问题(2),提出把各种图形的个数填写在统计表中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理解统计图与统计表之间的联系。师:把各种图形的个数填写在统计表中。学生自主填表,教师个别指导。(4)交流学生填写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在交流填表过程的活动中,再次感受统计图的意义。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师:为什么不根据色块中的数填写?生:上面的图太乱,统计图一看就知道是几个。2.练一练第2题,先观察象形统计图,再回答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练习让学生自己会应用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师:不用数,你能回答练一练第2题的问题吗?学生回答。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