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50 KB
  • 2023-01-17 11:30:34 发布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第12课时教学设计.doc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太平学区教学设计《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科:数学授课班级:四年级主备教师姓名:秦社平章节名称条形统计图(一)计划学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学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知识的衔接性很强,因此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迁移规律,降低新知的难度,促进课题的类化。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2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具学具教学课件,作图工具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一、问题导入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整理数据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8- 、画“○”、写“正”字等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2)表示数据。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汇报展示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天气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天数96952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天数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晴阵雨雷阵雨天气阴多云2486103579天数(3)分析数据。-8- 师: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时明确: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4)小结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2、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出示例2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最喜欢的早餐牛奶豆浆粥人数61224提出问题: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2)制作完成统计图要求学生在教材96页两张统计方格纸中,选一个条形图把收集的数据表示出来。(3)比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两张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两张图的每格各代表几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当统计的数据更大时一格还可以表示5、10或者更多的单位。-8- (4)看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师: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单数的画法——画半格。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结:我们用1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了条形统计图,并通过条形统计图发现了许多知识。三、课堂练习知道学生完成教材95、97页“做一做”四、课堂教学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延伸用课件出示各种统计图,组织学生欣赏。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教材100页练习十九第1、2、3题。2、学困生完成100页练习十九第1、2题。条形统计图(一)用条形的长短莱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教学反思太平学区教学设计-8-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长度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科:数学授课班级:四年级主备教师姓名:秦社平章节名称条形统计图(二)计划学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上节课已学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知识的衔接性很强,因此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迁移规律,降低新知的难度,促进课题的类化。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具体事例,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各种信息,并会将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教具学具教学课件,作图工具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一、引入课题。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谁能说说什么是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师生交流后,引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3师: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机动车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8- 辆数50302510师:从这张统计表中,同学们都发现了吗?(学生汇报填统计表的内容)师:刚才通过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同学们都知道了哪种机动车最多?哪种机动车最少?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个路口机动车通过的情况,除了填表格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制作条形统计图。(1)体会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师生交流后,引出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师:你能把上面的结果用“以1代表2”的条形图表示出来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方格图,让学生用条形统计图反映机动车的情况。分小组讨论制图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纵轴和横轴各表示什么,1格表示多少,学生在方格纸上涂机动车通过情况的条形统计图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这张纸的格子不够涂,也有的学生说用每格表示2辆车,要画很多格,太麻烦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学生讨论后汇报,师生交流后小结。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1个格子表示多个单位的好方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一,还和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像本题中,用每格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最多的要画10格,最少的要画2格。(2)制作条形统计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组记录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并展开讨论,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等。(3)提出问题: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几合适?出示统计表,启发学生讨论:-8- 机动车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60304010师生交流后明确:这里最大的数据是60,显然可以用1格表示比5更大的数据,那用多少合适呢?因为这里的四个数据正好都是10的倍数,所以用1格表示10辆车比较合适。(4)小结。师: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每1格代表多少是怎么确定的?师生交流后小结:每1格代表多少是由统计的数据大小决定的,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大;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3.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它有什么优点?师生交流后明确:条形统计图比统计图表更形象、具体,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9页“做一做”.题目出示后,让学一说一说这一张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是如何画出条形统计图的。然后再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会了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进行制作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使收集的数据更一目了然。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板书设计-8- 1、教材练习十九第4、5、6题。2、学困生完成练习十九第4、5题。条形统计图(二)例3:做一做:统计图一统计图二(教师引导完成)(学生作品)教学反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