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2023-01-16 11:36:23 发布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拆线统计图表格式导学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课题总复习(一)课型复习教学时间学习冃标1、牢固地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有关概念,明确概念Z间的区别与联系。2、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学习方法以练代讲学习过程学案导案【复习过程】一、以二人小组为单位,试试梏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并形成知识结构图二、复习检测1、填空(1)自然数12的因数有()个,它们是();60(含60)以内10的倍数有()(2)3X4=12,那么3和4是12的();12是3和4的()。(3)a、b、c都是白然数(bHO),a-rb=c,则c是a的(),a是b和c的()o(4)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授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5)一个数的戢大因数和它最小倍数的和是42,这个数是()。 (6)在1-20的自然数中,有()个奇数,有()个偶数,有()个质数,有()个合数,偶数中()是质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7)三个连续奇数之和是153,这三个连续奇数是()、()、()。三个连续偶数的平均数是28,这二个连续偶数是()、()、()(8)M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的合数是(),最小的质数是()。2、判断(对的打“J”,错的打“X”)。(1)质数一定是奇数。()(2)非零自然数最少都有两个因数。()(3)所有10的倍数都能被2、5整除。()(4)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5)口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6)两个不同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7)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偶数。()(8)27冇4个因数。()(9)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3、把下面的合数写成儿个质数相乘的形式14448964、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人公因数。6和11()12和9()7和8()10和8()9和3()28和7()5、求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6和12()20和4()5和8()12和8()15和16()3和21()6、破解密码密码:ABCDEFA是10以内既是奇数乂是合数;B是8的因数的个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只有因数1和3;E既是7的倍数乂是7的因数;F既是质数乂是偶数; 这个密码是:7、拓展练习:两个不相同的质数的和既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40的偶数,这两个数可能是多少?教师课后反思课题《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复习导学案课型复习教学时间学习目标1、巩固对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认识理解。2、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学习方法以练代讲学案导案 学过程【复习过程】一、以二人小组为单位,试试整理分数和分数加减法知识,并形成知识结构图二、复习检测1、填空(1)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其中最人的是(),最小的是()。(2)把一条6米长的绳了平均分成8段,每段氏()米,每段是全长的()。(3)()宁()=5=0.6=C>=()一35。(4)用玄线上的点表示下而各数,估计一下哪个更接近2。31.5-52—3.71Z.334=58511111111111110123(5)先填空,再把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9一3()()7^2112()3()1()(6)下面哪些数是最简分数,哪些数不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63610301258162145257 ()(7)根4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长()()m。()(8)刀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每份冇()个。1()8()(9)()*20=()=0.25=16=()=1002、直接写出得数。211232""+二二—534510521-—=151112478——二4+—二一+——一二236399921———510~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75_117_3_158126148129—(l-±)io-^-li-9612994、解决问题。2911、学校运來一堆沙子,砌墙用去云吨,修运动场用去-吨,还剩订吨,3510i共用去多少吨?52、五年级同学参加义务劳动,两个班共完成公园石区域的清洁任务,9具屮,五(1)班清扫了公园二的区域,五(2)班清扫了多少?哪能个□班清扫的区域大一些,大多少? 教师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