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4 KB
- 2023-01-16 11:33:1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西安市文景中学王素梅教材分析《统计图的选择》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节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三种统计图及其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对这三种统计图做出选择,通过这节课要使学生逐渐意识到“统计是我们作出决策的有力依据”,体会数学的有用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2.能力目标: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统计观念。3.情感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分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说出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教学难点】会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课前准备见PPT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说一说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统计图,在哪里见到,激发兴趣的同时体会到统计图的应用非常广泛。二、统计图的选择学生活动1: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教师提出问题串:从哪副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副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结论?交流讨论: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结论:(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设计意图】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和交流,使学生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学生活动2:看一看,想一想(1)你认为哪一种酒的价格增长较快?为什么?你的结果与折线统计图给你的感觉一致吗?为什么图会给人这样的感觉?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乙增长较快。但统计图给人的感觉却并不是这样。因为横轴、纵轴的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不一致。(2)这两幅统计图表示甲种酒这几年的年销量,2010年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是2002年2倍多吗?
显然观察数据,2010年的年度销售量并不是2002年的2倍多,但第一幅条形统计图却给人这样的印象,因为销售员绘制的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没有从0开始。思考和讨论:(1)为了较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什么?绘制折线统计图时,两个图横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意义应一致,纵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也应一致。(2)为了较直观地反映某几个统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什么?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轴上数值应从0开始【设计意图】通过两种统计图的观察和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绘制统计图应该注意的问题。三、随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B.条形统计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百分比的大小C.扇形统计图显示部分在总体中的具体数据D.以上都不对2.书架上的书有三分之一是学习参考书,有六分之一是学习工具书,其余是科普等其他书籍,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作的统计图是(B)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都行D.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都不行3.某校统计各年级的人数及总人数,应选用__条形__统计图;护士统计一病人一昼夜体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_折线___统计图;一学生在统计其一天中睡觉、学习、活动、吃饭及其他所用的时间在一天中所占的比例,应选用_扇形___统计图.4.七年级七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活动,为了清楚表明三月份各班做好人好事的件数是多少,最好选用(B)
A.折线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不对5.要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最好选择(A)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无法选择6.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C)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三种统计图都可以7.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每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样调查了某校七年级学生一个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天数,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求出扇形图中a的值,并求出该校七年级学生总人数;(2)分别求出活动时间为5天、7天的学生人数,补全条形图;(3)求出扇形图中“活动时间为4天”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度数.解:(1)a=1-15%-10%-5%-15%-30%=25%60÷30%=200(人)(2)5天、7天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00×25%=50(人),200×5%=10(人)(图略)(3)360×30%=108°四、课堂小结1.三种统计图的做法2.三种统计图的特点3.怎样选择统计图4.其他五、作业布置李老师为了解班里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查了班上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他发现学生所花时间都少于50分钟,然后将调查数据整理作出如下频数直方图的一部分(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请根据该频数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总体是什么?(2)补全频数直方图;(3)该班学生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含30分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教学目标上设计上,教师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从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评价方式上,教师采用了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为辅的多种方式,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教学手段上,采用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手段,教师充分应用了多媒体的直观性、包容性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图片、表格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并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使本节课显得较直观、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