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42 KB
  • 2023-01-15 11:50:21 发布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任课教师:徐进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要想知道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我们就要进行统计,我们国家还专门制定有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条……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整理数据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3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2)表示数据。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汇报展示‘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天气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天数96952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天数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晴阵雨雷阵雨天气阴多云2486103579天数(3)分析数据。师: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时明确: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4)小结3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2、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出示例2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最喜欢的早餐牛奶豆浆粥人数61224提出问题: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2)制作完成统计图要求学生在教材96页两张统计方格纸中,选一个条形图把收集的数据表示出来。(3)比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两张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两张图的每格各代表几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当统计的数据更大时一格还可以表示5、10或者更多的单位。(4)看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师: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单数的画法——画半格。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结:我们用1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了条形统计图,并通过条形统计图发现了许多知识。三、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四、作业:1、教材第95页“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2、3题。2、学困生完成101页练习十九第3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