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4.66 KB
  • 2022-05-21 03:25:50 发布

2017初级经济师试题练习题经济基础1.pdf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01——答案解析说明:1.本试卷答题开始时间为2017-11-0323:08:27,答题结束时间为2017-11-0323:17:04,共用时08:37。2.自动判卷只能判断客观题。题 型总题数答对题数总 分得 分单项选择题70270.02.0多项选择题35070.00.0本次考试共105道题(小题共0道),总分140分,您做对2道客观题,总得分2分。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是最终目的和动力。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得 分:1.0分【答疑编号1200715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物质资料生产B、劳动过程C、生产力D、生产关系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0716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3、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0717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经济规律的类型。选项A是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选项BC都是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4、商品的自然属性是( )。A、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社会价值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17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使用价值。5、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的是( )。A、商品的价值量B、私人劳动C、社会劳动D、具体劳动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19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6、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称为( )。A、国有制B、赎买制C、参与制D、合作制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24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寡头。“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7、( )是一种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形式。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非公有制经济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28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私营经济是一种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形式。8、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A、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B、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法人财产权的形成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得 分:1.0分【答疑编号1201333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 )为主。A、间接方式B、直接方式C、统一管理D、风险控制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36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间接方式为主。10、将产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依据是产业( )。A、规模B、内部组织结构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D、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38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产业结构的划分标准。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11、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下列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建筑业B、制造业C、种植业D、房地产业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38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划分。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信息服务业等)两个部分。12、采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之和”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是( )。A、汇总法B、生产法C、收入法D、支出法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40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总支出减中间投入)、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四项之和)、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之和)。13、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是( )。A、收费收入B、国债C、税收D、国有资产收益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51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手段。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14、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 )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A、利率、汇率B、货币供应量C、货币需求量D、货币流通速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51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类型。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15、( )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A、科学技术的进步B、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C、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跨国公司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54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16、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是公共物品的( )。A、决策制度B、融资制度C、生产制度 D、收益分配制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63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即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17、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属于财政( )职能的范畴。A、收入分配B、经济稳定C、经济发展D、资源配置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65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职能。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因此,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属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范畴。18、( )反映着一定时间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A、财政支出功能B、财政支出分类C、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D、财政支出范围的大小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66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19、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用于自身的消费或者形成投资,政府的这部分支出被称为(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消费性支出D、投资性支出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71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购买性支出的概念。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这些物品与劳务或者被用于政府自身的消费,或者形成投资,分别被称为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20、按价值构成分类,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A、剩余产品价值B、活劳动创造的价值C、消费额D、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80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分类。按财政收入价值构成分类,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剩余产品价值。21、国债依存度是指( )。A、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B、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关系C、政府历年发行公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D、当年国债利息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86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国债依存度的概念。国债依存度是指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关系,即当年财政支出中有多大份额是依靠发行国债来满足的。2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发行公债的最初目的是( )。A、用于固定资产投资B、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C、用于弥补财政赤字D、用于公共消费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86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发行公债、取得政府债务收入的经济影响或目的。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23、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被称为( )。A、纳税人B、负税人C、课税对象D、征收主体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04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负税人的概念。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24、能够在时间上体现税收强制性、固定性的税制要素是( )。A、税率B、课税对象C、纳税环节D、纳税期限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04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税制要素。纳税期限,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它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25、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以( )为标准进行的分类。A、税收课税对象B、计税依据C、税收管理权限D、税负能否转嫁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07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税收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26、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基础上,按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的预算是( )。A、增量预算B、零基预算C、绩效预算D、规划预算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12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增量预算。增量预算也称基数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基础上,按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27、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 )审定后,提请( )审查和批准。A、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12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决算。根据现行预算法规定,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28、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是( )。A、信用货币B、纸币C、代用货币D、第三代货币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15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货币形态的演变。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29、下列金融机构中,不属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是( )。A、投资银行B、农村商业银行C、城市商业银行D、政策性银行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25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金融中介的类型。银行类金融机构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30、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形式是(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消费信用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34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商业信用的表现形式。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形式是商业信用的表现形式之一。31、( )具有资金实力雄厚、资信度高和灵活多样等方面的优越性。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消费信用D、银行信用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35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银行信用的优点。银行信用具有资金实力雄厚、资信度高和灵活多样等方面的优越性,因而在当代已成为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32、甲向乙借得20万元钱,双方约定年利率为5%,以复利方式2年后归还,则届时本金、利息之和为( )万元。A、21B、22C、22.05D、22.5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407,点击提问】t2解析:本题考查复利计息方法。复利条件下本息和的计算公式:Pt=P0×(1+i)=20×(1+5%)=22.05万元。33、李某向某商业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以复利计算,2年后应偿还本息共计( )。A、110.50万元 B、110.25万元C、150.00万元D、200.50万元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410,点击提问】2解析:本题考查利率的计算。2年后应偿还本息共计:100×(1+5%)=110.25(万元)。34、作为金融活动的载体,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是( )。A、货币B、金融工具C、商品D、信用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44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金融工具作为金融活动的载体,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35、在国际金融业务中,中间汇率是( )的算术平均数。A、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B、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C、基本汇率与套期汇率D、直接标价法汇率与间接标价法汇率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50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中间汇率的概念。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汇率分析中常用的是中间汇率,报纸杂志刊登汇率的大多也是中间汇率,银行年终决算、制作报表时也使用中间汇率。36、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关于货币购买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之比B、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正比C、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D、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57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购买力评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呈反比;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37、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购买力平价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的B、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的货币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C、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D、购买力平价理论主要考查的是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58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呈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购买力平价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选项D错误,利率平价理论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探讨汇率,考察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特别是对短期汇率变动的影响。38、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A、相对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平均指标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75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指标的类型。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所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39、统计工作的成果或“产品”是( )。A、统计学B、统计整理C、统计尺度D、统计数据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85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含义。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它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或“产品”。40、为了解全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找出安全隐患,专家根据经验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类调查方法属于( )。A、专家调查B、重点调查  C、系统调查D、典型调查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28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对典型调查的理解。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41、在进行重点调查时,应选择的调查单位是( )。 A、有典型意义的单位B、就调查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C、主动参与调查的单位D、随机抽取的单位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28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调查这一部分单位的情况,能够大致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42、某产品的销售收入是一个变量,其分组依次为1万元以下,1万元-3万元,3万元-5万元,5万元-6万元,那么( )。A、1万元应归入第一组B、3万元应归入第二组C、3万元应归入第三组D、6万元应归入第四组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46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在统计分组时为了解决“不重”的问题,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43、关于数据分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变量值较少的离散变量,通常采用组距分组B、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C、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D、组距分组需要遵循“不重不漏”原则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47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统计分组的内容。单变量值分组是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44、( )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A、离散程度的测度B、集中趋势的测度C、离散系数的测度D、偏态与峰度的测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70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趋势的测度。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45、下面一组数据为9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单位:元):750、780、850、960、1080、1250、1500、1650、2000,中位数为( )。A、750B、1080C、1500D、2000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70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的计算。先把上述数据按顺序排列,由于有9个数据,是奇数,所以(9+1)/2=5,第5个数就是中位数。46、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5%,工资总额增加7%,则平均工资( )。A、增加2%B、减少2%C、增加1.90%D、减少1.90%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79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指数体系的计算。平均工资指数=工资总额指数÷职工人数指数=107%/105%=101.90%,所以增加了1.90%。47、可以据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95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会计主体的相关内容。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会计主体这一前提,一是可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即明确了会计为谁(哪一主体)记账和编制报表。二是可以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48、下列选项中,关于会计的基本前提,说法错误的是( )。A、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B、财务会计可以采用的计量标准可以是实物、劳动和货币三种C、会计分期这一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D、持续经营的假设为各项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95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会计的基本前提。选项B错误,尽管计量标准有实物、劳动和货币三种,但财务会计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收支情况。49、贵重物资做到( )清查。A、每日 B、每周C、每月D、每季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01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产清查概述。对于贵重物资,每月应清査盘点一次。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复式记账法分类的是( )。A、借贷记账法B、复币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增减记账法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01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复式记账的分类。根据记账符号的不同,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51、账户结构的基本关系是( )。A、期初余额=期末余额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C、期初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10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52、以下不属于会计账簿按其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的一项是( )。A、分类账簿B、序时账簿C、独立账簿D、备查账簿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10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会计账簿按其用途不同的分类。会计账簿按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53、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按照( )进行排列。A、流动性B、金额大小C、求偿权顺序D、重要程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12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资产负债表的格式。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按照流动性大小进行排列。54、关于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格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B、资产项目按照资产流动性大小排列C、资产负债表右方为资产项目D、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照求偿权顺序排列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14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资产负债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照资产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照求偿权顺序排列。55、( )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A、法的阶级性B、法的国家意志性C、法的物质制约性D、法的普遍性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16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部门就是部门法B、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C、法律体系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D、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27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57、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B、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C、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D、能否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能否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关键性条件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35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行政主体。能否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能否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关键性条件。5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措施不包括( )。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B、扣押财物C、冻结存款、汇款D、驱逐出境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39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主要包括:①限制公民人身自由;②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③扣押财物;④冻结存款、汇款;⑤其他行政强制措施。59、我国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 )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A、5B、10C、20D、30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51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60、下列事由中,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A、起诉债务人B、发生意外事故C、催告债务人偿债D、债务人承认债务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51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其中“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战争等。“其他障碍”是指除不可抗力以外足以使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利的客观情况。61、侵权责任是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具有的双重性质是( )。A、裁量性和强制性B、补救性和裁量性C、补救性和制裁性D、制裁性和强制性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56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具有补救性和制裁性的双重性质。62、外国法院对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国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实行(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B、同等原则C、对等原则D、处分原则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74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外国法院对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加以限制的,中国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实行对等原则。6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 )日内立案。A、3B、5C、7D、15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85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第一审普通程序中的受理。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64、当前,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方面必须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A、突出企业作用B、发挥市场作用C、强化政府责任D、保障个人利益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006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65、关于企业财产所有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财产所有权是指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B、财产所有权包括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的权利C、财产所有权指的是财产运营权D、财产所有权确保了所有者的权益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015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产所有权。选项C错误,财产所有权指的是财产的归属权,法人财产权指的是财产运营权。 66、政府采购支出的特点是( )。A、有偿性B、无偿性C、非等价性D、非市场性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055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具有有偿性。政府发生购买性支出时,作为与政府发生商品或服务交换关系的企业或家庭从政府手中获得资金的同时,必须将自己手中的商品和服务交给政府,如,政府采购支出。67、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银本位制B、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C、金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086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68、下列关于股票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股票价格的高低与预期股息成反比B、股票价格的高低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C、通常以最高价作为某种股票当天的价格D、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可以反映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210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股票价格的相关内容。选项A错误,股票价格的高低与预期股息成正比。选项C错误,通常以收盘价作为某种股票当天的价格。选项D错误,某一种股票价格不能反映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需要计算股价平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69、关于法对人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B、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属人主义C、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不受中国法律保护D、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不适用中国法律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282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法对人的效力。我国采用的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所以B错误;C项违背了属人原则;D项违背了属地原则。70、仲裁的原则中,不包括( )。A、独立原则B、公开审理原则C、自愿原则D、一裁终局原则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638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仲裁法的一般原则。仲裁法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原则;仲裁独立原则;仲裁一裁终局原则;仲裁保密原则。仲裁不公开进行,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二、多项选择题71、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A、资本市场B、消费品市场 C、技术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E、劳动力市场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0721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与市场体系。选项BD属于商品市场。72、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外,还包括( )。A、贮藏手段B、核算工具C、支付手段D、分配手段E、世界货币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17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73、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缓和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措施有( )。A、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B、推行职工持股计划C、禁止工人参与企业管理D、建立社会福利制度E、大力推行选举制度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21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这些措施有: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74、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包括( )。A、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B、加大税收调节力度C、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D、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E、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C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25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关键性举措包括: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等。7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包括( )。A、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和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C、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D、社会主义国家微观调控体系E、在分配制度上,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30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选项D错误,应该是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76、下列市场类型中,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的有( )。A、房地产市场B、技术市场C、文化市场D、劳动力市场E、旅游市场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37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其中广大的消费品市场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市场,如日用工业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而且还包括无形的用于生活消费的非物质产品市场,如各种服务市场、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77、按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下各产业部门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工业B、建筑业C、房地产业D、交通运输业E、邮电通讯业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38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信息服务业等)两个部分。78、社会消费基金主要包括( )。A、劳动报酬基金B、文教卫生基金C、社会后备基金D、社会保障基金E、国家管理基金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41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分为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三个部分。劳动报酬基金属于个人消费基金,社会后备基金属于积累基金。79、下列各项政策措施中,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A、税收B、调控利率C、财政补贴D、干预汇率E、转移支付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50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手段。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转移支出。80、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制度的现实意义表现为( )。A、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相一致B、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C、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D、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相一致E、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53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开放型经济制度的现实意义。从我国面临的国际背景和现实国情看,发展开放型经济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2)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3)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81、财政履行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B、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增加私人投资,保持经济增长C、对毕业大学生创业提供贷款贴息,提高社会就业水平D、加大对低碳环保企业的财政投入,支持经济发展转型E、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大量购置办公设备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66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82、下列支出科目中,属于按支出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的有( )。A、国防支出B、社会保险基金支出C、基本建设支出D、债务利息支出E、公共安全支出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71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分别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市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83、下列属于财政收入中专项收入的是( )。A、捐赠收入B、教育费附加C、排污费收入D、结婚证书费收入E、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387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形式。A项捐赠收入属于财政收入中的其他收入;D项结婚证书费收入属于政府收费。84、下列各项中,属于从价税种的有( )。A、车船税B、增值税C、企业所得税D、房产税E、个人所得税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C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07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从价税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税种都是从价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从价税种。85、当前我国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完善政府预算体系B、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C、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D、建立收付实现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E、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09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结合财务报告制度。86、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其表现为( )。A、黄金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B、银行券一旦发行过多就会贬值C、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发生动摇,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货币制度也要随之动摇D、“劣币驱逐良币”现象E、双重价格现象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22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第一,两种制度都没有金币流通,黄金失去了流通手段职能,从而也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黄金,一旦发行过多就会贬值;第三,金汇兑本位制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发生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随之动摇。87、按主体不同分类的信用形式包括( )。A、国际信用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D、商业信用E、银行信用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C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35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信用形式。按主体不同分类的信用形式包括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88、关于金融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有( )。A、金融市场以货币资金为交易对象B、金融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C、利率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交易价格之一D、金融市场常常被看作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E、个人不能成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44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包括任何参与交易的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89、下列属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共同点的有( )。A、有顺序B、表现为类别C、可以用数值表示D、通常用文字表述E、由定类尺度计量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4756,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都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通常用文字表述,其结果表现为类别,因而也可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90、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的共同特点有( )。A、具有周期性B、调查单位具有典型意义C、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D、具有经济性E、时效性强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22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普查的特点。普查的特点:(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4)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91、在组距分组中,确定分组组数时要求( )。A、组数尽可能少B、组数尽可能多C、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D、尽量保证组内资料的同质性E、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474,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是:第一,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组数过多,达不到通过分组压缩资料的目的;组数太少,将造成原始资料的信息丢失过多。第二,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第三,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92、对于离散程度的测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B、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C、离散系数的作用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D、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E、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76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离散程度的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离散系数主要用于比较对于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越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离散程度也就小。93、某企业2012年全部产品的销售量为2011年的120%,这个百分数是( )。A、相对数B、个体指数C、数量指数D、综合指数E、销售量指数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C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83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指数的类型。120%为全部产品的销售量指数,不是个体指数,所以不选B。94、根据我国会计法,企业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主要有(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C、投资决策的建议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E、资本的增减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595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根据《会计法》规定,企业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主要有:(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95、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权益”等式两边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经验归纳为( )类型。A、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B、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C、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D、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E、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083,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权益”等式两边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经验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①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②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③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④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96、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部分包括( )。A、会计报表B、会计报表附注C、财务部门工作报告D、会计账簿E、财务情况说明书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150,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97、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国家解释D、地方解释E、司法解释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21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98、下列属于诉讼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是( )。A、检察官法B、劳动合同法C、民事诉讼法D、律师法E、会计法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C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299,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诉讼程序法。诉讼法这一法律部门中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同时,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的内容也大体属于这个法律部门。99、以下选项中,有权作为行政立法主体的有( )。A、国务院B、国家税务总局C、河南省公安厅D、广州市人民政府E、重庆市人民政府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37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立法的主体。选项C河南省公安厅是省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不是行政立法主体。100、下列属于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的是( )。A、因产品质量不合格承担的民事责任B、侵害财产所有权的民事责任C、污染环境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D、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E、侵害公民身体的民事责任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D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562,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一般侵权责任。一般侵权责任,是指因为故意或者过失而造成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选项AC属于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的民事活动有( )。A、接受赠与B、继承遗产C、房屋买卖D、委托代理E、接受奖励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647,点击提问】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行为能力的相关知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单纯受益性质的民事活动,例如接受奖励、接受赠与或者遗赠、继承遗产等。102、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A、辩论原则B、检察监督原则C、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D、公平合理原则E、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751,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4)辩论原则。(5)处分原则。(6)检察监督原则。(7)支持起诉原则。1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行一审终审的案件有( )。A、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B、适用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C、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D、高级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E、适用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C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016757,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的两审终审制。下列情形为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最高人民法院所做出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104、一国货币成为自由外汇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经常账户顺差B、与黄金挂钩C、能够自由兑换成用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或支付手段D、被各国普遍接受和运用E、资本账户顺差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D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0948,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外汇。一种货币成为自由外汇,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所谓的外汇三性:①外币性,即外汇首先必须以外国货币表示。②可兑换性,即一种货币要成为外汇,还必须能够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或支付手段。③普遍接受性,即一种货币要成为外汇,必须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和运用。105、下列资产中,不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有( )。A、现金B、应收账款C、无形资产D、固定资产E、存货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BE得 分:0.0分【答疑编号12112665,点击提问】解析:本题考查会计要素的确认。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称为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