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71 KB
  • 2022-05-21 03:23:29 发布

2014年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六)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十四章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一)、财政政策的功能1、财政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H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也足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财政政策由预©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2、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进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引导国发经济运行。①提出明确的调节目标.•如经济增长低迷、处于通货紧缩吋,财政政策要确定支持经济增长回升的目标②通过利益机制引导和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如政府为/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就要通过折旧、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私人投资。(2)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屮,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等出现的某些失衡状况的调节和制约。①调节社会分配关系:如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协调各地区间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标准,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财政政策工具相互配合有效发挥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3>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企业和居民等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控制。(4)稳定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①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措施,控制总耑求,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财政政策的目标…-政府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穂定增长。1、促进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衡量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指标,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通常用失业率表示2、物价基本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收支、资本项目流入流出的差额之和为零,它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综合平衡。经常项目:也称贸易项目,是指一国的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和出口资本项目:是指一国资本的流入和流出⑴经常项目平衡亦称贸易平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进n等于出n。若出口大于进口,国际贸易有顺差若进口大于出口,国际贸易有逆差(2>资本项目平衡是指资本流入等于资本流出。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资本项目有盈余资本流入小于资本流山,资本项目有赤字 4、经济稳定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经济稳定增LC决定于两个源泉,即一是生产要素的增长,二是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一、财政政策的工具…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杯的各种财政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1.预算政策——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①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吋,政府预算一般采用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扩大社会总需求②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用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③当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时,政府一般实行屮性预算平衡政策,保持预算收支规模基本平和。2.税收政策:(1>税收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①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通过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等途径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避免经济过热发展;©在经济萧条吋期,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实行更多税收优惠等途径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税收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的起征点和免征额等途径,起到减少高收入者可支配收入的效果,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3.公债政策:(1)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状况,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期限越短,流动性越高;期限越长,流动性越低。⑵通过国债发行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4.公共支岀政策公共支出是指政府用于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主要包括:(1)狭义的购买性支出:政府进行日常事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劳务支出,即政府的消费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5.政府投资政策(1)通过调整财政投资规模,可以影响社会总供求和未來社会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⑵通过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可以对经济结构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①当经济处于过热吋期,财政可以通过降低投资支出水平,抑制社会总需求;②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财政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支出水平,扩大社会总需求。③当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但总供求结构存在问题时,财政可减少对过热行业的投资,增加对薄弱环节的投资,使社会总供求在结构上保持协调。6.补贴政策(1)财政补贴政策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①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政补贴支出,使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 少,抑制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抑制社会总需求;②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支出,使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鼓励企业和个人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1)财政补贴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分配。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查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http://www.mokaoba.com/jingjishi/2830/二、财政政策类型1.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分为A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⑴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减少,税基相对缩小,适用的累进税率相对下降,税收会自动减少。©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经济衰退时,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政府福利支出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⑵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该政策又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①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耑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昀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期,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经济繁荣吋期,通过减少支山、增加收入,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⑴扩张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扩大需求。(1)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抑制社会需求。⑶屮性财政政策:也称为均衡性财政政策: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理解【补:"松"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紧〃的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 具体应该采取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而言,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収"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类型(1)"双松〃搭配类型: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使社会总耑求扩大,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來通货膨胀风险。(2)"双紧〃搭配类型: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也可能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3广松紧"搭配类型①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第三节我国财政政策实践一、适度从紧财政政策1993-1997年,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实施丫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亦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Al容:注意:建立新型税制,完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指导思想,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度。二、积极财政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运行屮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也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防范金融风险,并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创造条件。⑶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5)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6>完善非税收政策,规范收费制度,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费项目,减轻社会负担,优化投资和消费环境。三、稳健财政政策我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亦即中性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1>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也不明显缩小,坚持松紧适度,目的在于向社会传递宏观调控导向,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2>调整结构:就是在对财政支出总量不做过大调整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 (1)推进改革:大力深化和支持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4>增收节支:通过完善税收政策、强化税收征管、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现财政稳定增长;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合理控制财政支出;通过支出政策完善和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力财政政策的良性运行提供有利保障。四、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1、实施背景: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环境、所处发展阶段、发展思路和调控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1>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大、范围广。(1)政策实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现在而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外部市场需求放缓等。(2)政策内界有新的变化:98年主要以投资为主,而这次除扩大投资外还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3)政策调控的手段多。将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组合综合使用。2、主要内容(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2)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企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投资和扩大内需。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节边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4)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是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投入。(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含义:(1>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內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1)货①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印需求能力和货印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2)货03需求是-•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2、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二、传统货币数量说赀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费雪方程式。(2)费雪方程式MV=PT 其中:P---物价水平,是随着货币量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也是稳定的。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视为常数。M------代表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变动,并且是主动变动。即: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所以,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1)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庇古。(2)剑桥方程式--…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Y-…总资源(总收入}K--…总资源屮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屮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M------名义货币供给KY--真实货币需求(3)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K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m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Tj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一一流动性偏好论1.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学说的基本思想⑴凯恩斯在其所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屮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论⑵基本思想:经济主体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一心理,即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的需要,从而产生货币需求。2.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⑴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进行日常交易预防动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投机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B|J:Ll=Ll(y)>0投机动机构成投机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即:L2=L2⑴<0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阑数是:L(货币需求>=Ll(y)+L2(i)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补:此吋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所以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來,意味着货币政策失效。)3.凯恩斯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两个基本假定之上。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主要表现在突出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分量,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其他因素。叫、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1)财富总额: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量以其财富总额为上限。提出"恒久性收入"的概念。用Yp表示,恒久性收入越高,所耑货币越多。(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2)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之比,。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人力财富比例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3)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越少。(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4)其他因素2、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f(Yp;W;im/ib/ie;l/p*dp/dt;n)注意: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l/p*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第二节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句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分为:货币供给的机制-----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2.货币供应量:是指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供应量在数量上就等于流通屮的货币量。两者呈一一对应的关系。3.货币供给层次划分(1)货Hl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01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來划分不同货币层次。(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1)MO=流通屮现金(2)M1=MO+银行活期存款(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巾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l);M2是广义货币量,包柄Ml以及潜在的货币量。二、货币供给的机制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中央银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货旧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由此可见,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的信川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2、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1)商业银行具备在央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假设:中央银行贷给甲商业银行100万元信用货币,甲商业银行将这100万元贷给A企业,A企业留有10万元现金应付日常交易需要,将剩余90万元存入乙商业银行,乙商业银行将9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剩余的81万元贷给B企业,B企业留存1 万元现金应付円常需要,将剩余的80万元存入丙商业银行,丙商业银行将8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屮央银行,剩余的72万元贷给C企业,假如C企业将全部款项用于上交税款。循环就终止了。在此循环过程巾:信川货币:原來的100万元扩张到253万元(100+81+72)派生存款:90+80=170万元)⑵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①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要受到提取现金数U的限制。③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1)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xk其中:B______“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k-……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屮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即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第三节货币均衡一、货币均衡与失衡1.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屮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2.货均衡的特征(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耑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耑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A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A是大体一致的。(3>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3.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1)总量性货币失衡: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耑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的状态。包括两种情况:①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釐:供给不足的情况,很少出现。@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供给过多,经常出现。原因很多,如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以融通财政赤字;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适当的采取扩张性货H3政策刺激经济等。后果之一是引发严重通货膨胀。(2>结构性货币失衡:货币供需总量大体一致,但货币供需结构不相适应。原因是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由于结构性货币失衡根源于经济结构,所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的注意总S性失衡。二、货币均衡水平决定研宂货币均衡问题,更重要的是研宂货币的均衡水平及rh此而决定的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数量与宏观经济其他变量的综合平衡问题。1、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宏观经济方面,总的要求是达到或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社会总供给是以商品价格总额形态表现,表现为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总需求是以货币形态出现,表现为通过货币的多次周转而实现的社会购买力(MV)。因此: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关系,要求处理好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要保证国民经济在物价稳记的条件下协调发展,就必须使流通领域屮货币数呈的增L<:幅度 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互配合。假定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货币供应量(Ml)应当与GDP同步增长,g卩△MlzY"xMO。r-—gdp增1<:率1710---上期货币量2、货币数量与物价上涨的关系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相对下降的情况K,商品价格并不相应下降。⑴物价自然上涨的因素:①劳动生产率提高在技术或劳动密集性程度不同的部门并不一致,从而造成"剪刀差"现象,调整时,一般是通过调高价格低于价值的那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以使价格体系趋于合理化,结果必然是价格总水平上涨;②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性能不断提高,也无形屮使同类产品的价格自然上升,结果也是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不断上涨。若考虑物价自然上升的因素,流通领域中货111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本期货币增量△M1=(GDP的增长率Y"+物价自然上涨率P")XMO,或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Y"+P"该式反映了货币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第四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概念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的定义是在一定吋期内,商品和生产要求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马克思货币理论中的定义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巾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多种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1)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2)物价持续上涨通用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二、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①自发性: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无关;②诱发性: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使消费支出增长。③支持性: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的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⑶输入型通货膨胀: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致的通货膨胀。这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现象。(1)结构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所引致的。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力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又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2)抑制型通货膨胀: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原因1、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2、主要原因(1)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各观需求。其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等。3、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通货膨胀的治理综合国际国内一般经验,治理措施主要有紧缩的耑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1、紧缩的需求政策紧缩需求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1)紧缩性财政政策…-限制支出、减少需求。概括的讲就是"增收节支"。一般包括以下措施:①减少政府支出:消减购买性支出消减转移性支出©增加税收:①发行公债:(2)紧缩性货卬政策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通货膨胀时期,屮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幵市场14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2、积极的供给政策在抑制总耑求的同时,积极运川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查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http://www.mokaoba.com/jingjishi/2830/第九章薪酬福利管理(一>知道、了解薪酬管理要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战略薪酬的作用1.对员工的作用:基本生活保障、心理激励功能、个人价值体现2.对企业的作用:改善经营缋效、吸引、保留、激励企业优秀员工、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支持企业变革战略性薪酬管理的核心:在企业不同战略下做出的一系列的战略性薪酬决策当企业采取不同战略时,企业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也必然存在差异薪酬变动范围与薪酬变动比率的含义 薪酬区间中值与薪酬区间渗透度的含义区间中值级差的含义一一公式为:PV=FV/(l+i)红圈职位、奖金(浮动薪酬)、一次性奖金、个人奖励计划、收益分亨计划、长期绩效奖励计划、月/季度奖金、特殊绩效奖励计划、现股计划、期股计划、期权计划、收入保障计划、员工服务计划福利、福利计划、福利预算、弹性福利计划(自助餐计划)、企业年金计划、利润分亨计划、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健康保险计划、商业保险、内部自我保险、指定服务计划、住房公积金、年薪制、股票期权计划、分配权、纯佣金制、人工成本薪酬成本的控制:控制雇佣量、控制基本薪酬、控制奖金、控制福利支岀、利用适当的薪酬技术手段企业人工成本1.人工成本包括员工薪酬总额、社会保险费、员工福利费用、员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员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员工薪酬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2.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和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例题.•某电脑软件公司共有员工40人,其中包括4名管理人员,23名销售人员,8名专业人员(1)销售人员可以获得的薪酬形式有()。A.佣金加奖金B.佣金C.基本薪酬加佣金D.基本薪酬加奖金加佣金【答案解析】ABCD(2)为了保证薪酬的公平性,人力资源部应进行()。A.薪酬调査B.人员调整C.工作结构调整D.人员调入【答案解析】A(二)掌握战略性薪酬管理1.适用于企业不同发展战略下的薪酬管理:成长战略、稳定战略和集屮战略、收缩战略或精简战略2.适用于不同竞争战略下的薪酬管理:创新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客户中心战略3.全面薪酬战略1)以各户满意度为中心,鼓励创新精祌和可持续的绩效改进,并对娴熟的专业技能提供奖励,从而在员工和企业之间营造出一种双臝的工作环境的薪酬战略2>4个步骤:评价薪酬的含义、制定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薪酬决策(4个}、执行战略性薪酬决策、对薪酬系统的匹配性进行再评价3>例题:一个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在制定薪酬方案时,应(>A.采用资金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的薪酬结构B.实施高于市场水平的基本薪酬C.实施不高于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D.追求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A.对于创新给予足够的报酬和奖励【答案解析】AD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往往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在薪酬水平方面以竞争对手薪酬为准,在薪酬结构方面奖金部分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新的薪酬体系的应用原则1.当新的薪酬水平高于原有薪酬的职位原则:只要将这些职位按照工作评价结果划等归级,薪酬水平则按照新的更髙的薪酬水平来发放2.当新的薪酬水平低于原有薪酬的职位原则:①保留这部分员工的原有薪酬©对于新的薪酬水平低于原有薪酬的那部分金额,短期内可以采用津贴或保留工资的形式处理©企业必须对"红圈职位〃的员工进行培训①调整到与现行薪酬相适当的职位上去©还可以采取扩大工作范围的方法来增加工作职贵和工作内容,以使其与新的薪酬水平相对应,但当一个新的员工负责这项工作时,就必须依照新的薪酬水平来执行3.例题:某企业在执行新的薪酬制度吋,发现有些职位的薪酬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的正确做法是()。A.将原有薪酬超出的部分,以津贴的形式长期保留B.尽可能将该职位员工调整到与其个人当前薪酬相适应的职位等级上去C.依照新的薪酬体系降低其原有薪酬D.辞退该员工【答案解析】B关于薪酬管理的陈述,正确的是()。A.薪酬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B.战略性薪酬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应根据不同战略做出薪酬决策C.全面薪酬管理以成本控制为中心D.薪酬调查是构建薪酬体系的第一步E薪酬管理要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战略【答案解析】ABE个人奖励计划1.常见的有5种:1)计件制(简单计件制、多计件制和差别计件制)2)计时制(标准工时制、哈尔西奖金制和罗恩制)3)佣金制(单纯佣金制、混合佣金制和超额佣金制)4)管理奖励计划5)行为鼓励计划2.个人奖励计划的优点:降低了监督成本,能够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劳动力成本,而且较易操作,易于沟通;同时个人奖励性薪酬不累加到员工的基本薪酬中3.个人奖励计划的缺点:由于现代企业屮职位性质的不断变化,一些职位很难再以物质产出的方式区分员工的个人绩效;此外个人奖励计划会导致员工只做有利于其获得报酬的事情,不利于员工个人技能的发展4.例题:专业软件销隽人员由于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且销售工作的周期较长,所以其薪酬应采用()。 A.纯佣金制B.高基薪加低佣金或奖金C.低裉薪加尚佣金或奖金D.纯基薪制【答案解析】B短期奖励计划1.绩效加薪一一确定员工在第二年呵以得到的基本薪酬2.—次性奖金(优势/不足}3•月/季度奖金(公式)1.特殊绩效奖励计划(提高了薪酬的灵活性和自发性)长期绩效奖励计划1.将衡量周期界定在一年以上,支付通常是以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2.长期绩效奖励计划强调长期规划和对企业未来可能产生影响的那些决策,有助于企业招募、保留和激励高绩效的员工,为企业的长期资本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3.主要形式:现股计划、期股计划以及期权计划4.例题:若希望通过制定团队奖励计划使员工用更少的时间制造更多的产品,则可以使用(>。A.斯坎伦计划B.改进生产盈余计划C.拉克计划D.行为鼓励计划【答案解析】B法定福利1.社会保险,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生育保险2.法定假期,一般包括法定节假日、公休假日、带薪年假及探亲假、婚丧假、产假、配偶生育假等其他假期3.住房公积金,包括员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员工所在企业为员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员工个人所有企业补充福利1.收入保障计划,包括企业年金、集体人寿保险计划、住房援助计划及健康医疗保险计划2.员工服务i|•划,包括雇员援助汁划、员工咨询计划、教育援助计划、家庭援助计划、家庭生活安排计划例题:下列员工福利屮,不属于法定福利的是()。A.社会保险B.法定假期C.收入保障计划D.住房公积金【答案解析】C法定福利包括社会保险、法定假期和住房公积金。福利管理:员工服务计划福利、福利计划、福利预算、福利沟通1.福利沟通(三要素)1)企业必须要宣传自己的福利目标,并确保任何一次沟通都能达到这些目标2)必须通过合适的渠道来传播这些信息3)沟通的内容必须具体、完整,不能用那些有碍交流的复杂专业术语 1.—套好的福利计划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亲和性、灵活性、竞争性、成本效能、可操作性、特色性2.福利计划的成木控制:福利计划屮的费用分担制、传统福利项目改进、福利项目开发销售人员薪酬1.销售人员的薪酬主要是以结果为导向的2.总的来说,可以分为4种:纯佣金制、基本薪酬加佣金制、基本薪酬加奖金制、基本薪酬加佣金加奖金例题.•关于佣金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佣金制是在销售人员奖励中最常用的方式中华会计网校B.佣金制是指根据员工的绩效,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给员工提成C.佣金制能使员工既关注短期业绩,又注意公司的长期效益D.佣金制可能使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一部分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答案解析】C佣金制使员工只关注短期业绩,而不注意公司的长期效益。教材上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但是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来。驻外人员薪酬1.基本薪酬,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法确定:基于本国薪酬的方法、基于东道国的方法、基于总部的方法2.激励薪酬,主要包括驻外津贴、困难补助和流动津贴3.福利,由标准福利和额外福利组成,标准福利包括保障计划和带薪休假;额外福利包括搬家补助、驻外人员子女教育津贴、探亲假和差旅补助、待薪休假及津贴(三)运用[一]薪酬体系设计的步骤1.明确企业基本现状及战略目标一一建立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薪酬体系结构2.工作分析及职位评价1)职位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2)职位评价的作用:①确定职位等级序列②为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奠定基础3.薪酬调查1)薪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外部竞争性问题2)薪酬调查的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并根据薪酬曲线得出本企业各职位薪酬所处的位罝4.确定薪酬水平一一可以选择领先策略、跟随策略或滞后策略,同时也可以实行混合策略5.薪酬结构设计1)薪酬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2)一个完整的薪酬结构屮主要包含薪酬等级、薪酬等级内部变动范围和相邻薪酬等级间的关系等6.薪酬预算和控制一一通过薪酬预算可以提前估计岀企业的人工成本,并进行相应的控制7.例题:实现薪酬内部公平的手段是(>。A.工作分析B.绩效考核C.工作评价D.薪酬调查【答案解析】C本题间接考查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步骤;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步骤的第二步"工 作分析及工作评价"指出,工作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薪资结构设计的步骤1.确定薪酬等级数量及级差,主要方法:恒定绝对级差法、变动级差法、恒定差异比率法、划分薪酬等级例题:职位越高,相邻两个职位薪酬等级之间的差异比率越大,这种确定薪酬等级的方法叫做()。A.恒定绝对级差法B.变动差异比率法C.变动级差法D.恒定差异比率法【答案解析】B2.确定薪酬变动范围与薪酬变动比率1)一般情况下,薪酬变动比率的大小取决于特定职位所需的技能水平等综合因素2)所需技能水平较低的职位所在的薪酬等级变动比率要小一些,而所需技能水平较高的职位所在的薪酬等级变动比率就要大一些3)薪酬变动比率的确定还应当考虑市场上同类职位的最低薪酬水平和最高薪酬水平的实际状况3.确定薪酬区间中值与薪酬区间的渗透度1>薪酬区间屮值反映了员工群体或企业的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状况2)企业的薪酬比较比率低于100%时,说明其提供的薪酬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不利于吸引人才。大多数的企业会尽量将薪酬比较比率控制在100%左右。员工个人的薪酬比较比率取决于员工的绩效、技能和资历。任职时间较长、技能等级较高、绩效比较好的员工比较比率常常高于100%;新员工的薪酬比较比率通常较低。3)薪酬区间滲透度,反映了员工在其所在的薪酬区间屮相对位貫薪酬区间渗透度=(实际基本薪酬-区间最低值>/(区间最髙值•区问最低值>。通过薪酬区间渗透度和薪酬比较比率,可以分析出员工的长期薪酬变化趋势。4.确定相邻薪酬等级之间的交叉与重叠1)没有交叉重叠或交叉重叠很少一一薪酬水平差异过大(2个方面)2)薪酬等级划分示意图(如图9-1}处丁•较低位置的相邻薪酬等级间的交叉重叠幅度一般都比较大;而处于较高位置的相邻薪酬等级间的交叉重脊幅度一般较小3)薪酬等级之间的交叉程度取决于薪酬等级内部的区间变动比率与薪酬等级的区间屮值之间的级差例题:关于不同薪酬等级区间重叠程度的陈述,正确的是()。A.不同区间屮值级差较大,而同一区间的变动比率较大,则薪酬区间的重脊区域一定很小B.不同区间屮值级差较大,而同一区间的变动比率较小,则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一定很小C.不同区间中值级差较小,而同一区间的变动比率较小,则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一定很大D.不同区间巾值级差较大,而同一区间的变动比率较小,则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一定很大【答案解析】B本题考查不同薪酬等级区间的重叠程度。薪酬等级的区间中值级差越大,或同一薪酬区间的变动比率越小,则薪酬区间的重齊区域就越小;反之,则薪酬区间的重脊区域就越大团队奖励计划1.基于团队的奖励计划一一薪酬分配的方法可以有多种:1)当团队成员可以观察到成员之间贡献或绩效之间的差异时,可以采用平等分配薪酬的方法,以便于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2)当企业为避免"大锅饭"现象的发生,力图激励团队中贡献较大的成员,则可以采用一部分薪酬支付基于员工个人绩效,一部分基于团队绩效的分配方法。3)当企业假定较岛基木薪酬的员工对团队贡献较岛时,则可以根据每位成员的基木薪酬与团队全体成员总体的基本薪酬之比差异性的分配薪酬。1.收益分亨计划(特点、优缺点、计算)1)他根据企业绩效的改善,包括生产力增加、顾客满意度增加、成本的降低等给团队中的员工支付奖金2)最为普遍的、最重要的收益分享计划有:斯坎伦计划、拉克收益分享计划以及改进生产盈余计划典型福利计划的设计方法1.弹性福利计划1)一般是由企业提供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由员工从中自巾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2>选择的前提:a.企业必须制定总成本约束线b.每一种福利组合中都必须包括诸如各种社会保险等法定福利项目3)弹性福利计划的实施方式四种类型:附加福利计划、混合匹配福利计划、核心福利计划、标准福利计划例题:企业为员工提供一些福利项目的组合,员工可以自由选择,这种弹性福利计划属于()。A.标准福利计划B.核心福利计划C.附加福利计划D.混合匹配福利计划【答案解析】A本题考查弹性福利计划中的标准福利计划的概念。2.企业年金计划1>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比,企业年金具有5个特点2)至少需4个要素的支持:建立运行规则、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设立经办机构、建立风险预防和担保机制3.利润分享计划1)目的:刺激生产、提高员工的信心和士气,同时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改善劳资关系2)企业基金提取额度的计算通常的2种情况3)基金额度的分配,较为常用的是通过计算员工年薪收入占所有计划参加者年薪总和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査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http://www.mokaoba.com/jingjishi/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