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0 KB
  • 2022-05-21 03:23:19 发布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打印版)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6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部分经济学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与保护价格措施(掌握)  最高限价保护价格定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措施类型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与均衡价格的关系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产生的影响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往往出现供过于求现象保障措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注意事项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的可传递性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4.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是:  (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  (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3)他们对价格有很大程度的控制  (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在西方发达国家,寡头垄断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25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三)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掌握)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MR=MC。  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为所欲为的。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掌握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掌握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帕累托改进: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掌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1.支出法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居民、企业、政府、进出口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如果用字母C表示消费,用I表示投资,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X-M)表示净出口,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DP=C+I+G+(X-M)  2.收入法——也称为要素成本法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  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考试内容: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25  含义从支出角度看GDP从收入角度看GDP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GDP=Y=C+I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储蓄GDP=Y=C+S。I=S  三部门经济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T表示政府净收入国民收入Y=C+S+T。I=S+(T-G)(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四部门经济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GDP=C+I+G+(X-M)Y=C+S+TI+G+(X-M)=S+T简化为:I=S+(T-G)+(M-X)其中,(M-X)可以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一)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