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5-21 03:20:1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笔记十二环境技术管理: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路线来协调环境与经济关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的内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包括引言、范围、引用标准、定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等内容。它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和基本要素。其中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是最核心的内容,它规定了各类组织在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各类组织获得ISO14001认证的必要条件。环境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由宪法、基本法、单行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标准及其他相关部门法律规范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环保公约组成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
制度(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污染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目前限期治理对象主要有两类: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和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包括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如排污许可证、防止环境破坏许可证如林木采伐许可证、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如建设规划许可证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这一章的内容多而杂,而且又都以文字性的介绍为主,所以大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前后所学,至少是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融进去一起理解,而且还可以把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案例也联系起来帮助自己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对于这一章的学习,大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技术创新的含义与特征对于技术创新的涵义书上P129有较详细的介绍.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认为,生产新品种;引入新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利用新原材料;采用新组织方式都可是创新活动。此后,又有学者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以构思的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我国对技术创新的定义较长,但也是需要大家准确理解的内容.对这个涵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个层面: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获取超常规商业利益;技术创新的手段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经营系统;创新的标志是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新材料和新组织.对于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是指它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创造性-----这是最基本的特征.每一新技术的产生都代表着对原有技术的”创造性的破坏”.累积性-----新事物必然是对原有事物的一种扬弃和突破的结合.效益性-----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不仅包括企业新增财富的效益,而且还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效益和宏观的经济效益风险性-----创新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带来的风险.扩散性-----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才使创新产生最大的经济影响力.二、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应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请注意:这里的“先进技术”
并不单指科学技术,它还包括了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可以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研制独特产品、发明独特营销手段和运用独特管理方式诸能力的特定组合,是以一定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群体。这些能力主要是从企业的各方面职能来把握,包括: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竞争优势;市场营销能力,决定了能否把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市场反应能力,指应对突发事件(突然的机会与威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在于通过管理过程的制度化把技术知识和生产技巧融合起来战略决策能力,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发能力和产品工艺能力.这六项能力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体系中的核心,尤其是动态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保持有利竞争地位最为关键.但同时也应看到,要把技术优势转换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企业其他能力的配合才行,比如,组织协调能力就决定了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换的效率.核心竞争力的特性:途径依赖性和累积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经过长期积累以特定方式或途径形成的;
组织结构性——与企业的组织高度复合,不仅由技术因素决定,而且与企业的组织、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粘滞性——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和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暗默性——其内容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表征,也因此难以模仿,难以复制,属于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包括员工个人的技能水平、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长期经验积累);建设并完善技术体系(是一个由专利、诀窍、装备和技术规范组成的,包括软、硬件相联系的有机系统,既包含隐性技术资源也包含显性技术资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 xx助理经济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真题及答案
- 2011年-201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与答案解析
- 经济师业务工作总结模板
- 经济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xx
- 高级经济师论文发表:人力资源风险及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析
- 2018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理论和实务-某网校精讲班讲义(完整)
- 经济师基础复习时注意点的归纳(财政)
- 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笔记十一
-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经济学(一)
-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笔记一
- 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笔记十六
- 经济师指导:中级人力资源讲义(中)
- 经济师论文精选范文:金融业经济师团队发展途径探微
- 经济师论文范文:经济师研究如何掌握市场结构多样化策略
- 经济师论文参考资料:经济师应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
- 经济师业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