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0 KB
  • 2022-05-21 03:20:15 发布

经济师基础复习时注意点的归纳(财政)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经济师基础复习时注意点的归纳(财政)《经济基础》第二章财政1、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财政资源配置范围:1)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外交、国防、教科卫、环保、公共2)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城市绿化、森林保护、控制环境污染3)介入自然垄断行业。供水、供电、供气、公交4)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或调配。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财政分配通过财政收支活动进行,资源配置亦是如此。手段:1)调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资金分配及相关政策,3)调节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4)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进财政体制2、收入分配职能的范围 1)凡属市场分配范围,应由市场机制调节,财政不直接介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红利股息等收入)2)凡属财政分配范围,财政应尽力做到公平分配。(规范工资制度;财政集中分配社会保障资金)3、经济调控职能的手段:政府采购、政府转移支付、税收1)改变政府采购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减少采购,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增加采购,刺激经济发展。)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经济繁荣时,减少支出;经济萧条时,提高补贴补助.)3)调整税收。(经济萧条,减少税种降低税率;经济过热,提高税率增加税种.)4、公共财政基本特征:1)弥补市场失灵2)为市场主体提供一致性服务3)非营利性:财政收支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适合于在非盈利性领域中实现资源配置。4)法制化:是公共财政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5、财政资源配置范围:1)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外交、国防、教科卫、环保、公共 2)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城市绿化、森林保护、控制环境污染3)介入自然垄断行业。供水、供电、供气、公交4)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或调配。6、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手段:1)调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资金分配及相关政策,3)调节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4)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进财政体制7、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1)税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2)转移支付:专项拨款、补贴补助、社会保障支出。8、经济调控职能的手段:政府采购、政府转移支付、税收1)改变政府采购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减少采购,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增加采购,刺激经济发展。)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经济繁荣时,减少支出;经济萧条时,提高补贴补助.) 3)调整税收。(经济萧条,减少税种降低税率;经济过热,提高税率增加税种.)9、经济监督职能的必然性――多元化因素:经济主体、决策分散、经济活动的自法性、排他性10、资源配置的方式:从机制角度: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从市场主体角度:企业配置、个人配置、信用配置、财政配置。11、“费”与“税”区别税收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收费特点:区域性、有偿性和临时性。改革思路:在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清费立税,分流归位。一是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二是对具有税收性质收费实行费改税;三是对经营性收费转为市场运作,谁受益谁缴费;四是对需要保留的必要收费进行严格规范。12、税收负担转嫁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前转(抬高销售价格)、后转(压低进货价格)、消转(改进工艺)、税收资本化(卖主承担)税收负担转嫁的条件(包括税种易转嫁的三种情况:) 1)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税种易转嫁(如关税)2)商品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较小的税种易转嫁(例如:后转(压低进货价格))3)商品供不应求商品易转嫁(例如:前转(抬高销售价格))4)生产者的经营目标13、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以什么税种为主体税,是区别不同税制结构的重要标志。商品税是我国的主体税占2/3,所得税占1/5。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决定财政,因而经济结构决定税制结构我国的税种结构:多种税、多层次、以商品税为主体的复合税种结构。按课税对象,分为商品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类(中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房产税和契税)和其他税类。按税负转嫁与否,分为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和间接税(商品劳务税)。按收入的财政次级归属,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按各税类、税种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主体税种和非主体税种。14、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重复征税类型:不同税收的重复(居民与地域、公民与地域、公民与居民);同种税收(居民与居民、地域与地域)避免重复征税国际办法:1)缔结双边与多边税收协定2)确立地域管辖权优先。减轻与免除国际重复征税办法:免税、扣除(费)、低税、抵免(税)(普遍采用)。15、税收法律责任纳税义务人违反税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