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0 KB
- 2022-05-14 15:02:3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与对策——以宜家为例【摘要】面对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概念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人们开始探索新型供应链模式以优化传统供应链,实现绿色化。本文首先对绿色供应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绿色供应链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成本、成员知识水平差异、机制、成员关系、环境管理、信息不对称、管理思想等,并给出了相对应的对策,最后以宜家为例,运用案例法,探讨了其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效果,为绿色供应链的创新实施带来新的启示。【关键字】绿色;供应链;宜家Abstract:Facedwith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problemsbecomingmoreserious,greenconceptpermeatedallwalksoflife,peoplebegantoexploreanewmodeofsupplychaintooptimizethetraditionalsupplychain,realizethegreening.Onthebasisofliteraturereview,thisarticlefirsthascarriedontheoverviewofgreensupplychain,then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enterpriseg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including:cost,membersofdifferentknowledgelevel,mechanism,membership,environmentalmanagement,informationasymmetry,suchasmanagementthoughts,andgives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finallyinikea,forexample,usingthecasemethod,probesintotheconstructionoftheg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systemandimplementationeffect,bringnewenlightenmentfortheinnovationofthegreensupplychain.Keywords:Green,;supplychain,;ikea目录
1.引言31.1研究背景31.2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31.3国内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42.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42.1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定义42.2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特点52.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6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73.1建立绿色供应链系统成本较高73.2绿色供应链中各组成群体技术知识水平的差异73.3新技术保护机制的不成熟73.4企业绿色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问题73.5绿色供应链企业间环境管理不协调83.6绿色供应链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83.7绿色供应链各企业绿色管理思想没有得到普及84.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对策84.1制定相应的约束性法律法规84.2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84.3减免税收加强财政补贴84.4引入绿色企业文化94.5建立信息网络交换平台94.6建立新型绿色营销模式94.7构建新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95.宜家绿色供应链创新案例95.1宜家简介95.2宜家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构建105.3宜家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效果115.4宜家绿色供应链启示12文献综述13
1.引言1.1研究背景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变成非常重要的问题。低资源消耗、物质的循环利用、少排放污染的绿色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供应链中,绿色供应链便是综合兼顾了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利用率高的先进管理模式,而绿色供应链的追求目标是经济利益与社会环境利益之间的相互以及协调,绿色供应链是企业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可以选择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本身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可以为企业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公司的名声,以及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很重要。1.2国外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Handfield和Nicho(2003)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从物流、信息流的角度,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到达用户手中的一系列活动。Berman(2004)认为,绿色供应链可以保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两者效益的最大化。JeremyHall(2006)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从原料采购、生产、消费和回收再利用等所有过程都要绿色设计,这样可以让绿色供应链系统的环境更美好。M.H.Nagel(2006)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技术支持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强调传统供应链理念的重要性,也强调环保意识,注重建立非常稳固的战略关系。Narasimhan和Carter(2008)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对源头进行重视,从最开始把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所以在采购时,需要尽量少排放废物,从材料的替代、循环以及再使用方面下工夫。Zsidisin和Siferd(2010)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设定供应链的管理方针来对解决企业之间关系,目的是减少或者避免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SeanGilber(2011)认为,绿色供应链包括环境、战略和库存几个方面,采购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指标。
1.3国内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王能民(2006)对绿色供应链是怎么合作的进行了研究,分几个层次对供应链中成员间的合作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绿色供应链是以成员之间的合作为基础的。焦旭萍等(2006)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的协商机制,并构建了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利润模型,指出协调主体间利润的关键是合理确定中间价格。曹景山等人(2007)对绿色供应链在动力上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绿色供应链在运作时会受到市场其他方面的竞争、也会存在法律上的约束、还有社会责任以及要兼顾到成员间的利益分配,为了将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提高是为什么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目的。赵一平等(2008)把系统动力学运用到绿色供应链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中来,从而创建了绿色供应链的模型以及它的动力机制。刘坤等(2011)以灰色关联法以及TOPSIS优选法为基础,对供应链上成员间在合作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朱庆华(2013)指出,绿色供应链其实就是需要对环境上的要素进一步进行思考,通过公司内部之间的交流以及和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从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以及回收产品整个过程都要关注到环境,这样可以同时提高公司在经济上以及环境上的效益,这样就可以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席一凡等(2013)对绿色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如何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展开了研究。葛晓梅等(2013)对制造业中的公司在实施如何管理绿色供应链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不健全的市场、激励措施的缺乏、局部的效率很低以及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以及企业认识绿色供应链不够全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2.1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定义绿色供应链即环境供应链。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制造研究协会(MRC)的关于“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的定义。它主要从供应链自身出发,来对如何实现社会以及经济效益进行探索。这就
对供应链中可能会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资源在利用上的效率进行了思考,以最少的资源利用创造出最绿色的产品来。绿色供应链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指引各个企业来进行思想上的转换,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上的设计,让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实现紧密的结合并进一步创新。这就包含了原材料的供应商、零售商和制造商以及分销商还有顾客所组成的一种循环的结构,一直到废物得到循环利用。这样在环境的管理上,供应链变得协调而又统一,然后可以实现系统环境的优化。2.2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特点传统供应链完成了从原材料采购,制造商加工生产,销售商将生产的产品通过一定的营销策略送到消费者手中,途经物流系统的支持,而实现的整套供应链合作开环系统。而在传统的供应链基础上,绿色供应链经过比较复杂的系统处理,将供应链环节中所产生的工程所产生的废物用一种技术的手段来作为另外一条供应链的原材料,这样可以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供应链外部的绿色问题进行处理。和传统的供应链相比,绿色供应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体现。1.采购阶段绿色供应链对源头进行控制,在对原材料的采购阶段就对资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考虑,排除那些与绿色标准不符的原材料,遏制了非绿色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同时最大的降低成本,并能打好绿色供应链的基础。2.制造阶段绿色供应链在产品制造的时候,以节能、减污、降耗作为最终目标,还把管理和技术作为其手段。通过对制造工序的层层严控,最小化生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3.支付阶段由于绿色供应链的闭环特征,绿色供应链的支付环节,既包括从制造商到分销商或零售商的传递过程,又包括从分销商或零售商的传递过程。对这两个传递过程的优化控制,是实现产品使用结束后,回收处理,以及后续二次使用的基本保障。绿色供应链支付的传递过程中,需要做好严格的配送实施规划,以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4.回收阶段
绿色供应链中的回收阶段,包括退货回收物流和逆向回收物流两部分,其中逆向回收物流通过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回收的利用价值的考虑,制定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绿色可回收这样的效果。基于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绿色制造理论这样经典的基础理论,绿色供应链可以将传统供应链上的废物变成宝贝,这样就减少了对于环境的伤害,从而为企业创造了另外的利润,这样最终可以取得绿色供应链的理想效果。2.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2.3.1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为了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得到实现是供应链管理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除了这个以外,绿色供应链在管理上的目标还含有对资源的追求以及在环境保护上同时具有经济以及社会属性的目标。但站在长远的目标以及宏观的角度,经济在利益上的目标其实和保护环境以及资源节约上的目标是一样的。可是,某个特定主体在某一时期和这些目标可能是相排斥的。在管理上,绿色供应链的目标是,公司不管是在战略还是战术上都要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遵守。企业不仅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创造出商品的有关时间及空间上的利益,还必须综合考虑到生态环境的需要,保护自然资源来实现生态平衡,最终可以让人类的后代得以延续。2.3.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活动包含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环境会受到产品每一环节的影响这些环节包括使用消耗、报废以及循环再利用,所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包含在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活动中。2.3.3绿色供应链管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学理论第一,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才能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在环境与供应链管理之间形成一种共生而又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第二,作为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与生态系统间通过资源以及能源的流动建立起联系,并进而相互作用,将环境以及经济上的目标进行平衡处理,这样可以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经济以及生态间的协调发展。
最后,循环经济包含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物质闭环流动这样的特征,它是在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构建起的经济系统,它以降低废物的最终排放量提高环境资源在在配置上的效率为宗旨。相似的是,绿色供应链也要以物料的循环流动以及循环利用作为手段,进而减少废物的排放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3.4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行为的主体上包含政府、公众以及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都在环境上存在着问题,这些阶段包括原料的供应、设计、制造、物流、销售以及在最后阶段的回收再利用。对于如何对每个流程进行绿化,供应链上所有人员都负有个自的责任以及义务。供应链中的上游与下游企业需要联合起来,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来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定战略规划,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上获得持续的优势。此外,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推进以及实施上,各级政府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因为所具有的跨地区以及跨行业这样的特性,绿色供应链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相关的法规约束。与此同时,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的作用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作为环境污染最终的受害者,公众所具有的环保意识能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能够进一步的推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监督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所以,绿色供应链也不能缺少它。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1建立绿色供应链系统成本较高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绿色供应链和传统供应链相比时,传统供应链考虑的是怎样将成本最小化,而绿色供应链需要另外考虑产品对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贡献,所实现这些条件的基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设备、信息、运输和其他变动成本等,同时企业更关心的是这些绿色成本所进行的投入能不能带来之前所预期的收益。3.2绿色供应链中各组成群体技术知识水平的差异绿色供应链要求原材料的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零售商、客户以及回收商和物流之间能够巧妙的协调,这样才可以让绿色供应链的期望可以得到实现,还可以体现出绿色供应链的优势。如果绿色供应链中存在链间关系的企业或部门,技术知识水平掌握存在不对称的情况,那么势必会影响其间的协调同步。进而,降低运营效率,影响业绩。
3.3新技术保护机制的不成熟出于对本企业或供应链市场竞争力的保护,一些针对绿色供应链耗资开发的新技术、新知识,在合作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保留、无隐瞒的合作关系。于是迫使一些先进技术无法最先应用于供应链中去,效率达不成最大化。这就无不显现建立成熟的新技术保护机制的迫切与重要,完善的新技术保护机制能够保障技术研发者的权益,使市场更加透明、和谐。3.4企业绿色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问题绿色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在交换信息数据的时候有很多限制。绿色供应链在数据信息的流动上不是单个方向的,而是双向的,并且还能够互动,它依靠网络,但是由于过度的强调自身的利益,很多时候,信息交换存在很大的局限并且不够透明。3.5绿色供应链企业间环境管理不协调环境问题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点问题。一方面,绿色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必须要对环境管理进行有效实施,确保生产阶段的所有资源消耗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环境管理的实时性。而另一方面,对供应链环境管理需要进行协调,使得资源消耗变得合理化,资源影响变成最小化。3.6绿色供应链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由于在环境的管理中运用到供应链的绿色管理,所以企业之间在信息的共享以及集成上需要很高的要求。道德风险还有逆向选择这样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而这些问题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所导致,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绿色供应链上的公司是怎么环境信息共享这个棘手问题的。3.7绿色管理思想在绿色供应链各企业中没有得到普及在一般情况下,供应链在末端上环境的治理问题受到了大多数政府的关注,但是这些政府并未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上对企业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引导。正因为企业缺少监督,以及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时所产生的管理成本远远大于环境污染时所产生的经济成本,企业在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上的动力很小。消费者片面追求末端产品的绿色性,忽视了供应链环节的绿色性,不能引起企业间深化改革的强迫性。
4.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对策4.1制定相应的约束性法律法规完善绿色供应链需要各方的不懈努力,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各行各业争先抢夺市场份额,在质量、价格、进度战的背后,不免一些企业目光狭隘,为谋取短期利益最大化,而将资源、环境问题列为发展的次要因素。只有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制定严厉的环保政策,提高对社会中不负责任企业的打击,才能实现市场规范化。4.2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国家政府机关应当从长远角度出发,不断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形态。逐渐改变企业价值观,更多去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4.3减免税收加强财政补贴绿色供应链为考虑生产产品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成本费用必然会因此上升,由此企业会丧失产品于市场中的价格优势。政府应对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加强财政补贴,对绿色产品适当减免税收,以补偿产品生产企业为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做出的牺牲。发挥宏观控制的作用,鼓励企业经营模式由传统型向绿色化转变,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快绿色化进程。4.4引入绿色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对成员的行为来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会形成正确的导向。企业中如果引进绿色的文化,这样就会在产品成本中关注环境的成本。要对供应链中的每一环节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考虑,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绿色供应链升级优化。平衡好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得失,这样可以让绿色企业文化去影响每个企业成员。4.5建立信息网络交换平台JensLegarth对绿色供应链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了系统地考察,他指出在供应链节点交换的过程中,信息的使用能够提高绿色供应链的效率并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绿色供应链的复杂性,绿色关联企业之间必须要进行经常性的信息交流,来维持紧密的协调合作关系。
信息网络系统能够随时进行信息的更新,确保信息的可靠,以便绿色供应链链间物料实现传递的同步性,提高生产效率,为有效的绿色供应链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4.6建立新型绿色营销模式由原材料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所组成的供应链链状结构中,消费者是最终使用者,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所以绿色生产企业需要格外关注如何对产品进行宣传。建立绿色营销策略,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企业自身优秀的绿色企业文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由此提高企业的形象与信誉,增强消费者的忠实度。4.7构建新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传统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生产成本降至最低,短视眼前利益,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绿色供应链将环境问题作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化的企业合作,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转变,需要重建关系管理结构。绿色合作不但能够在供应链的纵向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合作上的管理,除此之外,它还能够从横向上对一样的功能进行企业间的联盟。5.宜家绿色供应链实施案例5.1宜家简介上个世纪50年代宜家公司于瑞典被建立,宜家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在家具上做的最大的公司,它的产品包含很多个系列,家庭的各种生活家居都被包含其中。在全球很多个国家中宜家拥有311个大型商场,仅仅在中国大陆就包含有16家之多,北京就包含两家,而上海也拥有三家,然后各大城市还有。而亚洲最大的宜家店铺就在重庆。在全球宜家分了16个采购的贸易区,宜家用的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中国大陆有华中、华北以及华南这三个区域。宜家的采购量中的18%是在中国进行的。而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地方,所以说,中国的地位很重要。5.2宜家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构建1、绿色战略。宜家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了绿色战略,这就包括低成本战略、绿色产品战略以及环保的战略。这样才能满足顾客各式各样的需求,绿色家居这样的理念可以得到彰显,环境以及利益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宜家持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战略上对产品的关注到生产的可持续的发展,是的不管发生资源怎么样的短缺,都能够有效的进行响应并能保持住先机。
2、绿色设计。这里的绿色设计指的是从零件的零件的模块化以及最终的可回收等流程进行研究。其中,产品性能的70%到80%可能在设计阶段就被决定了。在设计阶段,宜家考虑了产品会对环境以及生态所造成的影响,在生命周期中,设计的结果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并让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3、绿色材料选用。绿色供应链是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的,所以我们要严控源头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宜家的材料使用是来自于大自然之中,也对绿色材料在生命周期的循环上进行了思考,在原材料的开采、产品制造、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和废物处理这些流程中,好好利用能源并有效节约,减少污染。4、绿色供应过程。为了对供应活动绿色性进行保证,宜家对物流以及供货方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在对绿色供应商进行选择时,供货方要对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有毒物体的污染、危险气体的排放、产品包装所用到的材料、有没有通过ISO14000等进行细致的管理。在绿色物流的过程当中,宜家在流通加工、包装搬运、运输以及保管等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评价。5、绿色生产。宜家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输入、输出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原材料向绿色产品转化中以及转化所带来的物料流动、环境影响以及资源消耗等状况。比如说在使用绿色工艺的过程中,对工艺方案进行选择时,要对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工艺水平并简化流程,减少消耗、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处理费用以及工艺的成本。要对环境保护进行重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很少产生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有害物体。6、绿色销营销。在销售中,宜家考虑了分销渠道的选择、网上的交易、促销时的评价以及中间商的选择等问题,此外,它还特点重视生态管理。选择中间商的时候,宜家比较注重它是否是绿色的。在分销渠道方面,宜家充分利用自身产品的特点,减少在分销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社会资源的损失。网上交易过程中,因为电子商务非常符合环保的概念,得到大力的推广,前景十分广泛,收到绿色企业的重视。在促销评价上,宜家大力宣传企业以及产品的绿色化,选择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最好的方式。7、绿色物流。
在包装上,宜家使用的是绿色包装的设计,尽量减少包装的材料并对包装结构进行优化,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循环的使用进行综合考虑,在运输的过程中也要使损耗最小化,对绿色环保进行关注。8、绿色消费。在使用产品的阶段,宜家需要客观评价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产品的再循环使用,增强产品的可维护这样的属性,这样就能有效减少产品的报废后工作。根据“生产效率”这样的思想,再循环利用凭借少制造以及再制造这样的方式让已经废弃的产品能够循环使用,这样就可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9、绿色回收。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工业技术的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加丰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进而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更换产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废弃物因此而产生。这不但造成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还导致了许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在产品的废弃阶段,宜家的绿色性表现为循环再用、回收利用以及报废处理。5.3宜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效果在绿色供应链的运用中,宜家不仅为自己创造了丰厚的利润,此外,它还给社会创造了很多利益,这就为强化品牌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函奠定了很不错的基础。绿色供应链使得宜家的竞争力在于他的经营理念而不是某项核心的技术。通过将企业文化中融入经营方面的思想,使企业的理念转变成很难模仿的独特竞争力,并带来一些好的效果:(1)宜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了能够买的起,品类繁多,实用美观的家具用品。(2)宜家能够选择性价比最好的制造商进行生产。(3)宜家的设计师推出的解决方案可以保持低价。而采购公司也在寻找最好的价格,并以大量采购的方式取得更加低廉的价格。(4)消费者能够自主挑选家具,并且个性化的设置,使得消费者可以自己自己提货然后进行组装,从而为宜家自身节省开销。(5)产品在设计上十分精美、实用以及独特,这种独特营销方式能让消费者产生对生活的热爱。5.4宜家绿色供应链带来的启示综上所述,宜家的“全球化思考以及本土化经营”的绿色供应链战略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宜家结合了外部的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自身资源,并制定出具有特点的企业观念,在供应链的管理上进行了完善以及创新,宜家得以很快的
发展。此外,宜家倡导“自然、简约、时尚”这样的居家方式;并提供了很多种类并且美观的家具,这些家具是能让老百姓买的起的;大自然所具有的朴实而无华的家居风格得以再现,以及因重视环保而实施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所有这些构成了宜家所不能替代的品牌魅力,这为宜家赢得了品牌形象以及较好的社会声誉,一个家居王国的神话因此而产生。企业还需要从绿色供应链上找启发,这样企业可以变成能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的完美公司。
文献综述[1]汪波,申成霖.绿色供应链研究概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2-134.[2]武春友,朱庆华,耿勇.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1(3):67-80.[3]NagelMH.EnvironmentalSupply-chainManagementVersusGreenProcurementintheScopeofaBusinessandLeadershipPerspective[J].IEEE,2000(3):219-224.[4]JensLegarth.InternetAssistedEnvironmentalPurchasing[J].CorporateEnvironmentalStrategy,2001(3):269-274.[5]郭婷婷.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6]郑迎飞,周欣华,赵旭.国外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2):30-34.[7]曹叶凤.我国绿色供应链问题及对策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8]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朱庆华等.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因素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10]GilbertSean.GreenSupplyChain[M].EnhancingCompetitivenessthroughProductivity.Taipei:Taiwanpress,2001.[11]但斌:绿色供应链及体系结构研究[M].中国机械工程出版社,2000.[12]王能民:绿色供应链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李壮阔: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J].商场现代化,2007(16).[14]李贵华:浅议绿色供应链管理[J].物流科技,2004(8).[15]刘兴旺:现代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研究[J].山西技,2006(5).[16]吴锦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战略——零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2):89-90[17]慕艳平.浅谈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宜家家居为例[J].当代济,2008(5):44-45[18]谭地洲.用爱经营:英格瓦·坎普拉德谈宜家[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19]李志刚,孙秀梅,周雷.瑞典宜家公司经营模式研究[J].企业研究,2010(9):26-29[20]芦洁,陆佳怡,张丽娇.浅谈宜家家居的企业文化管理[J].2010,9(2):81-82
[21]徐希芝.探讨宜家全球采购的成本控制策略[J].财经界,117-119[22]林敏,刘国余,李广明.论宜家的降低成本设计战略[J].科技与管理,2007(3):44-46[23]黄快生.供应链企业成本分析[J].国际商报,2004.1.17[24]朱天一.基于微笑曲线的宜家差异化战略研究[J].中国外资,2011(3):181[25]俞雯艳.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的理性思考—以国际家居零售品牌宜家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