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50 KB
  • 2023-01-16 11:37:27 发布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梁越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P104-105学情分析在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课再此基础上又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能为中学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起到一种铺垫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过程,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能用单式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信息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掌握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等活动过程,增强数据分析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正确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教法学法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思路数学的学习是生动、活泼而且富有个性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学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1.复习条形统计图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年机器人大赛吗?【呈现】 师:根据这一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师:为了更清楚地呈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表示?【呈现】师: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预设】可以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师: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教师手指条形统计图,从2006年开始)师: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预设】弯曲的线,一段一段的线。1.揭示课题 师:老师把我们的手势画了下来,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观察分析,认识特征1.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师:你们以前有见过这样的图吗?在哪里见过呢?【预设】股市,心电图。2.相同点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预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横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2.不同点师:那我们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预设】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师:对,它们呈现的形式不一样。1.认识折线统计图师:你们觉得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预设】折线统计图上有点和线。师:那我们先从点开始研究。谁愿意找一个点来介绍一下?【预设】2007年上的点表示那年的参赛人数是394人。师:除了这个还能发现什么吗?【预设】这一年的参赛人数最少。师:非常正确,我们能从一个点观察到这么多的信息,那别的点又表示什么呢?谁愿意再来说一说?师;现在我们能知道点的高低代表什么了吗?【预设】表示参赛人数的多少。【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一)增加师:现在我们来研究统计图上的折线,请你找一段折线,说说这一段表示什么。【预设】2009年到2010年的这段线,表示人数增加了。师:那你能知道人数增加了多少吗?【预设】人数增加了35人。师:很好啊,现在我们一起拿出我们的手,用手势来比划一下表示数量上升的折线。 师:都表示好了吗?既然这样倾斜是表示数量上升的,那你还能从这个统计图中找到别的上升的线段吗?谁能来找一段人数增加最大的线段?【预设】2007年到2008年的线段表示人数增加最多。(二)减少师:都同意吗?倾斜的角度越大,表示增加幅度越大。那减少的呢?你能找到表示人数减少的线段吗?【预设】2006年到2007年这段线表示参赛人数减少了。师:所以,你知道这条线的作用是什么吗?【小结】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师:看来啊,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板书】表示数量多少,看出数量增减变化。师:从老师所给的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预设】2007年的点在394那个点,这一年有394个队伍参加比赛;2011年的点在499那个点,有499支队伍参加比赛。师:回答的非常好,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三)不变师:如果2013年参赛的人和2012年的一样多,那么折线是怎么样的呢?【预设】 师:2012到2013这一段平平的线表示什么?【预设】表示2012年到2013年的参赛队伍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小结】如果折线是一样水平的线,就说明数据没有发生变化。1.分析发展趋势师: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你能预测2013年参赛队伍可能是多少吗?【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从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一、动手绘制,阅读思考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师: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学生自主动手,教师巡视【引导】先画点,再画线;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师:请你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中找一找、填一填。【小结】方法:描点、标数、连接。【呈现】(1)陈东从()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厘米。(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岁。(3)陈东3岁时的身高可能是()厘米。你是怎么想的?12岁时?(4)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总结】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要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二、拓展延伸,强化认知(一)基础练习(二)综合练习 (一)拓展练习一、课堂总结,回顾反思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方法?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同点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条形表示都有横纵轴和标题都能表示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点和折线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画法:先画点标数据,再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