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00 KB
  • 2023-01-16 11:33:51 发布

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2 苏教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2苏教版课题分段数据统计课时1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段整理数据教具课件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2、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一、自主学习质疑释疑: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比如成绩:90多分的为A,70多、80多的为B,60多的为C,60以下的为D„„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出示)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怎么分段比较的合适?(50多的为A,40多的为B,30多的为C,20多的为D。)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交流校对二、合作探究、突出重点1、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演示:“你知道吗?”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些常识2、现在你们想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吗?(出示p.72第2题)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画“正”字统计在表中。那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请大家找一找。(良)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来,统计好剩下的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属于哪一段呢?继续填写。根据“正”字整理情况,完成统计表看了这份统计你有什么想法么?指名读一读表名,这个表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三、课堂达标基础过关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1.下面是四(2)班女生身高记录单。(单位:cm)先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这个班女生身高分布状况,再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身高(cm)人数140及以下141~144145及以上四(2)班女生身高情况统计表身高(cm)140及以下141~144145及以上人数这个班女生身高在(      )厘米范围内的人数最多,这个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   )厘米(保留整厘米数)。四、拓展训练突破难点四(1)班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学号分数学号分数学号分数学号分数188892158922962869941693235439010100179724784851199189925895791298191002687696139620792798792149721652868(1)分数段人数10080-9960-7960分以下(2)四(1)班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年月分数段合计10080-9960-7960分以下人数(人)(3)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44页2—7题(练习课)课时2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整理和分析数据教学难点数据分段进行整理教具有无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第二题1.出示题目,弄清题意2.学生完成分段统计3.怎么计算合计人数呢?算加法4.分析数据: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前十名,你能估计她的成绩可能是多少吗?(只要估计)二、第三题1.分别画出横向统计图2.注意标注数据三、第四题了解我国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完成统计图。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韩国汉城5枚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西班牙巴塞罗那16枚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美国亚特兰大16枚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澳大利亚悉尼28枚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雅典32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北京51枚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英国伦敦38枚一、第五六题学生设计表格,在班内统计后,完成统计表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工合作。数据记录准确,分析有道理五、作业:完成思考题,补充习题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条形统计图课时1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替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从报刊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或数据,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对问题有简单预测的作用,产生对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具光盘,事先调查好4大河流的长度有无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几部分组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选用的话题是关于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学生轻声阅读“你知道吗?”读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1)有89个成员国(2)确定的方式有2个。一是超过半票的直接当选;二是没有超过半票的时候,最少的会被淘汰追问:89个成员国超过半票是多少票?5个国家一起竞争,需要多少次的淘汰?二、自主学习质疑释疑: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xx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图略)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比如具体的5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得票情况等。)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什么?(根据评选规则,没有出现超过半数的情况,虽然说上海的票数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兰将淘汰了„„)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甚至可以问:89个成员国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引导学生把图里的5个数据加起来,得到84票。问“84票”说明了什么问题?)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注意观察纵轴上的数据,指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制作这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把1格表示成多个单位,比如说这里的1格就表示5票当不正好是5票的时候,比如说是2票,就需要根据经验去选择合适的高度。2、预测一下,波兰被淘汰之后,接下来哪个城市也可能被淘汰?读试一试,看一下,自己的预测正确吗?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注意规范学生画条形时的步骤:(1)确定高度,并标上数据;(2)画框,连成一个条形;(3)画阴影学生继续完成,并交流检查。说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些什么?最后提醒:完整的统计图还要有图名(已有),制作时间等,所以要填上时间:xx年12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1)说说上面每座电视塔的高度(2)中央电视塔比江苏电视塔高多少米?问:如果我再提一个问题“江苏电视塔和中央电视塔一共高多少米?”合适吗?为什么?那谁能继续提比较合适的问题?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注意:(1)条形边成了圆柱体;(2)单位:万吨(1)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低?(2)xx年的棉花产量比xx年增加了多少万吨?(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略)说说第28届是在哪一年举办的呢?27届呢?指出:奥运会每4年一届,正好和闰年是一样的,这几届都是在闰年举办的。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要提醒学生注意: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区别画完统计图后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么?4、查资料,了解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再把统计图绘制完整。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注意这份统计图和前面讲的有不同:条形是横向的,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这几条河流的长短。四、课堂达标基础过关四年级一班参加兴趣小组人数如下图。(1)一格表示(  )人。(2)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3)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比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多(  )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五、拓展训练突破难点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学校组织了一次游艺活动。下图为四年级一班学生参加游艺活动的人数统计图。(1)一格表示(  )人。(2)你能说出参加各种游艺活动的人数吗?(3)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写统计表。项目猜谜语套圈象棋跳绳绕口令人数(4)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练习课课时2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月日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怎么求出平均数(先求和,在求平均)二、练习1.练习八第3题1.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说说理由2.练习八第4题指名板演。平均每天卖出苹果核橘子各多少箱?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多少?少多少?一样多?)3.练习八第5题判断,注意平均数的含义4.第6题估计平均数,只要在最多与最少之间即可5.第7、8、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订正。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要细心。三、作业完成第10题,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课题第四单元测试课时3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某农户承包的柑桔园,近5年的种植面积如下。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    观察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1)xx年的种植面积是xx年的______倍,是xx年的______倍。  (2)如果4㎡的产值大约是200元,xx年该农户承包的这个柑桔园年收益为_______元,xx年预计年收益________元。  (3)还能从上面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二、星光小学四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的人数统计如下。  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人数统计表    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  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人数统计图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    三、看图填空。     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得如下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四年级1班两个组的同学视力情况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画统计图。  四年级1班第1、2组同学视力统计表       五、看统计表画图。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1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