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0 KB
  • 2023-01-16 11:31:37 发布

6.4统计图的选择(第一节)教学设计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6.4统计图的选择(1)教学设计沈阳市实验学校原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七年数学上册第六章第4节统计图的选择第1课时。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入学时数学成绩较好,上课思维活跃,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争论、辩驳。从开学初,将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节课安排小组合作,由组长分配任务,组员配合分工完成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学生们能够有序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力目标:掌握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分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会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方法:导学-探究-解疑-测试等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图表,白板展示小组结果,量角器三、教学过程与分析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启导引入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1)各尽所能收集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2)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收集的题材尽量多样化。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意图: 通过第1个活动,希望学生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而在第2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真正能使用两种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进行准确而有效地获取数据,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这两个活动所收集的数据和图表为选择制作统计图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课堂中用源于学生真实调查的数据或图表展开教学,必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效果预测:学生收集的统计图和数据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各行各业(如气象站发布的辽宁省2011年月平均降水量(条形统计图);沈阳市中小学保健所对本市各所学校学生近视情况做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本学校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感兴趣情况(每人只能选一科)(扇形统计图);形式多样,既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也有折线统计图,还有表格形式的;来源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查阅报纸杂志,有的上网调查,有的在学校内展开调查,有的走向街头,还有的向家长了解。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高涨热情和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第二环节探究体验,归纳特点(多分配时间,多关注个别学生)问题1:(小组合作)独立阅读书上175页,完成以下问题:提供情境问题:下面是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50年后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如图) (1)这个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2)从这个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3)小明同学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你们能告诉我小明的这几个统计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4)根据小明制作的统计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②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③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④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认识并能说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选择统计图的条件,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大量信息的识图能力。让学生再次说明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体验三种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下一个环节“应用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环节的问题的解决是本节课的重点。效果预测:学生通过问题串的解答,通过对各种统计图特点的一个自然感知的过程, 对选择统计图的决定因素有了全面的概括: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学生通过对问题串的争论辨析,对统计图的特点的相互提示补充,学生在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对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认识。第三环节应用拓展,合作实践问题2:(多媒体)书上176页做一做(只做第一个,这道题两个小问,六个组中三个组做第一个,另三个组做第二个,同学先研究,再展示)1.某一家电卖场对其销售的空调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下面的信息:2008-2010年A、B、C三品牌空调的销售量(单位:万台) ABC其他品牌总量2008年1.710.84.582009年1.61.21.2592010年1.551.452510请你制作适当的统计图,反映下列信息:①2008-2010年,C品牌空调在该卖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②2010年,A、B、C及其他品牌的空调在该卖场的市场占有率情况;意图:在这一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收集数据、利用Excel快速制作统计图。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调查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深刻体会到统计可以为科学合理地判断决策问题提供有力依据。效果预测: 学生基本都能选用适当的图表表示生活中的数据,提炼出各种信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学生感受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从①2008-2010年,C品牌空调在该卖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②2010年,A、B、C及其他品牌的空调在该卖场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得出①一般选用折线统计图,体现变化情况;②选用扇形统计图,体现各部分所占总体的多少?能够准确选择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第四环节小结归纳强化目标内容:(1)师生互相交流总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怎样选择统计图?统计对于合理决策的作用是什么?(2)社会调查时学到的课外知识及切身感受是什么?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及课前的社会调查,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包括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怎样选择统计图、统计对于合理决策的作用、社会调查时学到的课外知识及切身感受。效果预测: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统计图制作方便,携带方便;了解了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知道了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以及数据本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统计图;同学们互相介绍讲解生活中的统计图,使大家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目标 1、问题是:我们学校要建一个新的自行车停车棚,至少需要多大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要思考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你准备怎样收集?请大家下去后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个问题,并将你们这组的方案形成文字后全班进行交流。2、作业:习题6.6知识技能1、2四、板书设计:6.4统计图的选择(1)一、统计图二、如何选择条形统计图:具体数目。扇形统计图: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