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2.70 KB
- 2022-05-16 15:23:3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个体行为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组织中的个体差异第三章个体行为的根底第四章个体行为与组织的匹配第五章工作鼓励12/13/2021
个性差异能力差异情绪与工作压力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组织中的个体差异12/13/2021
个性,即人格,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开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力等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什么是个性?12/13/2021
个性与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人的行为:个性与行为的关系个性●学习历史●知觉●态度环境●组织●工作●社会环境行为12/13/2021
►差异性►倾向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个性的特征12/13/2021
►四种气质类型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它反映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及其外部表现。气质的类型:■多血质〔活泼型〕■胆汁质〔兴奋型〕■黏液质〔安静型〕■忧郁质〔抑制型〕个性的分类12/13/2021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均衡性灵活性行为特点活泼型(多血质)强均衡灵活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兴奋型(胆汁质)强不均衡灵活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和抑制安静型(黏液质)强均衡不灵活安静,坚定,迟缓有节,不好交际抑制型(忧郁质)弱不均衡不灵活消极防御反应,胆小畏缩气质类型的特点12/13/2021
►性格作为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这种稳定的态度体系和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就是性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内容不同►来源不同►社会意义不同两种性格类型12/13/2021
美国学者巴里和芒特〔M.R.Barrie&M.K.Mount,1991〕把人的个性分成五个特质维度:外向与内向〔extroversion&introversion〕情绪适应性/稳定性〕〔emotionaladjustment〕易相处性/合群性〕〔agreeableness〕谨慎程度/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opennesstoexperience〕"大五"人格模型12/13/2021
►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心理能力〔intellectualability〕体质能力〔physicalability〕什么是能力?12/13/2021
算数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视知觉记忆力心理能力〔intellectualability〕7个维度心理能力12/13/2021
动态力量躯体力量静态力量爆发力广度灵活性动态灵活性躯体协调性平衡性耐力力量因素灵活性因素其他因素体质能力〔physicalability〕9种能力体质能力12/13/2021
素质环境和教育社会实践其他方面影响能力开展的因素12/13/2021
〔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2〕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3〕人的能力要互补;〔4〕加强员工能力培训;〔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怎样实现能力与工作的匹配?12/13/2021
情绪的定义:人有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称为情绪或情感。情绪的实质是有机体特有的调节和监测生活过程与生命安危的一种信号系统。情绪的分类:情绪上排左起:中性、惊奇、快乐下排左起:害怕、悲伤、愤怒12/13/2021
第一类:原始的根本情绪第二类: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第三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第四类: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第五类:与欣赏有关的情绪第六类:根据所处状态来划分的情绪快乐悲伤害怕惊奇厌恶愤怒情绪连续体12/13/2021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决定情绪的三因素中,生理激活决定情绪的强度,认知决定情绪的性质,而情境刺激那么是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条件。认知因素在三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情绪情感是通过认知过程的折射而产生的。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12/13/2021
工作中的情绪管理情绪劳动情绪失调情绪智力情绪管理指在人际交流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的努力、方案和控制。指个人被要求的情绪与真实情绪之间的冲突。12/13/2021
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EI〕,即情商,属于一种非认知的技能、潜能和素质范畴,它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功地面对环境的要求与压力。它包括五个维度:■自我意识:体味自我情感的能力。■自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自我鼓励: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感同身受:体味他人情感的能力。■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EI〕12/13/2021
当个人意识到有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又不确定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时,会体验到紧张不安、焦虑等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被称为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的心理成分有三个组成局部:①知觉到的挑战②所面临问题或挑战的重要性③不确定性工作压力12/13/2021
■生理影响■心理影响■行为影响工作压力对人的影响12/13/2021
引起工作压力的原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压力源12/13/2021
压力与绩效的关系低压力高高绩效低12/13/2021
华盛顿大学教授霍姆斯〔T.H.Ho1mes〕和拉赫〔R.H.Rahe〕及其同事创造了一个方法,为定量测量人们一年生活变化情况提供了一种工具〔见下表〕。其中的43项不同事件根据它们产生的典型压力的大小排列,得分越高,生活事件压力越大。把过去一年所有发生的事件得分加起来,就能估计出他们所经受压力的大小。霍姆斯及拉赫发现根据这种方法的得分能够预测和压力相关的疾病。假设一个人在一年中经历的总压力得分超过200分,第二年他将50%的可能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得分超过300分,那么这个人有75%的可能在下年中产生严重健康问题。压力的测量12/13/2021
生活事件平均值生活事件平均值配偶死亡100离婚73夫妻分居65坐牢63家庭近亲亡故63个人受伤或患病53结婚50解雇47夫妻重新和好45退休45家庭成员健康的变化44妊娠40性障碍39家庭新成员的增加39企业调整39财产状况变化39亲密朋友病故37工作变动36和配偶争吵35抵押在10000美元以上35抵押或借贷取消30职务改变29儿女离家29婚姻纠纷29个人的突出成就28妻子就业或停止工作26上学或毕业26生活条件的变化25个人生活习惯的变化24与上级发生纠纷23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20住宅的变化20转学20文娱活动的变化19宗教活动的变化19社会活动的变化18抵押和借贷在10000美元以下17睡眠习惯的变化16家庭收人的变化15饮食习惯的变化15假期13圣诞节13轻度违法1112/13/2021
环境因素:▪经济的不确定▪政治的不确定▪技术的不确定组织因素:▪任务要求▪角色要求▪人际关系要求▪组织结构▪组织领导作风▪组织生命周期个人因素:▪家庭问题▪经济问题▪人格问题个体差异▪个人认知▪工作经验▪社会支持▪控制点观点▪敌意感生理病症▪头痛▪高血压▪心脏病心理病症▪焦虑▪情绪低落▪工作满意度降低行为病症▪生产效率▪缺勤▪离职体验到的压力压力模型12/13/2021
◆个人调适◆组织调适◆员工帮助方案〔EAP〕工作压力的调适12/13/2021
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情感成分(affect):个体对于对象的体验►认知〔知觉〕成分(cognition):具有评价意义的表达►行为意向成分(behavior):个体对对象的反响倾向态度情感成分行为成分知觉成分态度的ABC模型12/13/2021
♫欲望♫知识♫群体观念♫个性特征♫个体体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2/13/2021
●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第一阶段——服从,是受外来影响而产生的,是为了赢得好感而改变原有的态度。第二阶段——同化,从模仿中不知不觉地把别人的行为特征并入自身个性特征中,逐渐改变原有的态度。第三阶段——内化,是在同化的根底上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一种新思想、新观念,自觉地把它纳入自己的价值观中,从而彻底转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态度改变理论12/13/2021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可分成假设干根本元素,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关系又分为协调、失调和不相关三种。当个体觉察自己所持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知元素相矛盾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费斯廷格提出三种解除和减少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态度改变理论12/13/2021
●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在研究中发现,个体态度的改变同群体的标准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勒温认为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主动型的人态度转变比较容易,速度快。被动型的人态度往往难以转变。因此,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和程序。态度改变理论12/13/2021
■信息沟通法①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②正确利用恐惧心理③利用双向沟通方式■群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态度改变的方法12/13/2021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价值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心理根底。价值观12/13/2021
价值观行为方式独立合作竞争互爱顺从负责进取诚实依靠自己,充分自信与他人合作,为他人幸福而工作力图超过他人温柔,富有感情有责任心,尊敬别人可靠,可信赖努力工作,朝气蓬勃诚挚,真实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关系12/13/2021
奥尔波特〔Allport〕把价值观分成六种类型: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均称的价值。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理解和体验的融合。价值观的测量和分类12/13/2021
阶段进入劳动力领域的时间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新教伦理20世纪40、50年代努力工作、保守、对组织忠诚存在主义20世纪60、70年代中期重视生活质量、不从众、寻求自主、对自己忠诚实用主义20世纪70中期、80年代成功、成就、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对事业忠诚X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灵活、对工作满意、有闲暇时间、对关系忠诚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12/13/2021
最大利润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生活质量管理模式价值观对管理的影响12/13/2021
1、“快乐的员工是高效率的员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2、讨论烟草公司的管理者在烟草与健康之间的认知失调问题。思考与讨论12/13/2021